欧洲价格革命16世纪时,海外金银大量流入西欧国家,造成其物价长期大幅上涨,从而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史学家称之为“价格革命”。欧洲国家进行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掠取黄金和白银。地理大发现后,从中南美、非洲、亚洲所掠取的金银源源不断流入欧洲,仅在16世纪,欧洲的黄金总量就从55万公斤增至119.2万公斤,白银总量从700万公斤增至2140万公斤。大量金银的流入虽然满足了欧洲人原先的“黄金渴望”,却也改变了欧洲货币与一般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导致欧洲物价剧烈上涨。到16世纪末,掠取金银最多的西班牙,其物价上涨高达四倍多,欧洲其他国家的物价也上涨了二倍左右。物价飞涨对欧洲不同阶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由于消费品价格猛涨,而工资没有相应提高,雇佣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大为下降。工场主和农场主们则既可以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又可使用廉价劳动力,获得双重利益。这样,商人在商品的畅销中纷纷发财致富,而按照传统方式出租土地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地主,其实际收入不断减少。价格革命使城乡雇佣劳动者受到很大损失,也削弱了封建地主的势力,但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的实力,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