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学派
指清乾隆、嘉庆年间经学学派。 以其学风朴质,故又称“补学”。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反对明王守仁学说,治经兼采汉、宋,择善而从。稍后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胡渭《易图明辨》,考据辨伪,多所发明,足以启发后来。 至乾、嘉年间,黄宗羲一系形成“浙东派”,顾炎武一系分为吴、皖两派。乾嘉学派一反宋、明空疏之学,实事求是,对整理古代经典,成绩卓著,其学者著述甚丰。但其治经为考证而考证,故称之为“考证学”、“纯汉学”。 清方东树《汉学商兑》攻击之,认为“不出于训诂小学名物制度,弃本贵末”,“名为治经,实为乱经”,所说虽失之偏激,然亦颇中其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