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模仿学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mofang xuexi

即观察性学习。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来习得经验、习得动作、习得行为。模仿学习是儿童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更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儿童的口语、动作、技能及社会性行为发展的过程中,模仿学习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模仿学习可以分为两种:
❶有意模仿,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模仿,如一个人观察别人的行为特征、衣着打扮而进行模仿。中国著名的典故东施效颦便是一例。许多青年人模仿歌星、影星的言谈服饰是常有的现象。
❷无意学习。这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别人的作风或行为,自己并没有注意到。模仿学习有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❶注意过程。即首先注意到示范者的刺激特征,如言语、行为等。
❷保持过程。即示范者的行为作为一个刺激物以符号的形式得到编码,贮存在模仿者的脑海里,通过想象或言语的机制再现出来。
❸复制机能过程。有较多的动作练习。
❹强化过程。用奖励和惩罚加以强化,进行模仿后的反馈。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一大特点。幼儿不仅模仿他人的言语、行为方式,还模仿他人的表情、待人处世的方式。他们模仿成人的,也模仿同伴的;模仿家长的,也模仿老师的;模仿人的,也模仿其他动物的;他们常有意地模仿,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由于幼儿缺乏知识经验,认识活动具体直观,而且不加区分,因此, 为儿童提供的榜样必须是良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幼儿善于模仿的特性,发挥模仿对幼儿学习的作用。

☚ 学习能力   学习动机 ☛

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mofang xuexi

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同样或类似行为的学习过程。N.E.米勒、F.J.多拉德、A.班杜拉等用白鼠进行模仿学习实验,提出模仿学习过程具有动因、线索、反应、奖赏四项基本因素。以后通过对儿童的社会性学习实验指出,人类特有的社会行为大多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结果而习得的。米勒提出有两类模仿行为:一种是复制行为,即通过准确地再现他人的行为而习得行为。这类行为在个体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种是依样匹配行为,从领导者一追随者的关系理解。追随者信任领导者,以领导者的行为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线索,并期望自己能取得与领导者相似的报偿。榜样在模仿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榜样与模仿者的性别、年龄、个性特征等方面相似愈多,被模仿的可能性就越大。敌对性、攻击性的行为最易被模仿。榜样受到鼓励的行为比受惩罚的行为被模仿的可能性大。近期研究表明,模仿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超出了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和重演,包括观察他人的行为、回忆所看到的行为等。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在模仿学习中起重要作用。

☚ 学校恐惧症   顿悟学习 ☛

模仿学习imitative learning

指经由对别人行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同样行为的学习形式。N.E.米勒和T.J.多拉德首先用白鼠进行模仿学习的实验表明,模仿是在有选择地强化与榜样相同行为条件下进行的。认为驱力、线索、反应和奖赏是模仿学习过程中四个基本因素。A.班杜拉指出,学习者只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不做出直接的反应也能进行模仿学习。他把这种学习称为观察学习(详见“观察学习”条)。模仿学习的基本发展轨迹是:从无意识、不自觉的模仿,到有意识、自觉的模仿;从把模仿作为目的,到把模仿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从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而产生类似的举止,到模仿榜样的内心特征而产生独创性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模仿的独立性、自觉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J.M索里等人指出,为了有目的的模仿别人的行为,必须做到: (1)观察有关的行为或行为成分; (2)回忆最近的有关行为; (3)以作业成绩作为自己有关行为的指导; (4)争取达到所观察的行为可能达到的目标。个体通常会模仿与自己相似的人或值得敬重、有权力的人的行为。模仿的程度和性质取决于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征和经验,以及观察到的对榜样的奖励和惩罚。

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imitative learning

个体仿效特定方式的动作或行为模式的学习。人和某些动物都会进行模仿学习。在这种学习中, 一般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模拟榜样的 一定的动作或行为模式。N.E.米勒和T.J.多拉德首先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用白鼠进行了模仿学习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仿是在有选择地强化与榜样相同行为的条件下进行的。他们认为,驱力、线索、反应和奖赏是模仿学习过程中的四个基本因素。A.班杜拉依据研究的结果指出,学习者只是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不做出直接的反应也能进行模仿学习,他把这种学习叫做观察学习(参见“观察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的基本发展趋势是:从无意识、不自觉的模仿到有意识、自觉的模仿;从把模仿作为目的到把模仿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从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而产生类似的举止,到模仿榜样的内心特征而产生独创性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模仿的独立性、自觉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J.M.索里等人指出,为了有目的地模仿别人的行为,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观察有关的行为或行为成分。(2)回忆最近的有关行为。(3)以作业成绩作为自己有关行动的指导。(4)争取达到所观察的行为可能达到的目标。

☚ 模仿效应   模象直观 ☛
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imitative learning

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模仿而获得同样行为的学习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N.E.米勒首先提出。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认为,模仿学习并非是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和重演,而是观察者以整体知觉的方式观察到示范者在一定情境中对某一刺激物的反应,将其以表象的方式在意识中再现,并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的思维表征作用,熟练、牢固地掌握特定情境中的特殊反应的过程。其中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在模仿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榜样与观察者的性别、年龄、人格特征等方面越相似,被模仿的可能性越大。

☚ 内隐学习   观察学习 ☛
000047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