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Gài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注“㮣”引《路史》云:“吴王弟夫㮣之后。 亦作‘概’。”此以名为氏,系出姬姓。 概gài❶氣度,節操。馬融《長笛賦》:彷徨縱肆,曠𤄂敞罔,老莊之概也。” ❷洗滌。通“溉”。枚乘《七發》:“於是澡概胸中,灑練五藏。” ❸摩,迫近。班固《終南山賦》:“概青宮,觸紫宸。” ❹大略。見“梗概”。 概读音g·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居代切,去,代韵。 ❶大略;概略;总括。 ❷概况;概貌。 ❸气度;气概。 ❹量米粟时刮平斛用的木板。 上一条: 摡 下一条: 㮣 概㮣《广韵》古代·代;gài‖gài❶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方言为合成词):斗~dǎogài ❍ ~尺gàiciōh ❍ ~木gàibbók。《礼记·月令》:“[仲春之月]角斗甬,正權概。”郑玄注:“概:平斗斛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下》:“㮣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淮南子·时则训》:令官市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稱,端權㮣。高诱注:㮣,平斗斛者。”《新唐书·叛臣传·梁崇义》:“以概量業於市,力能舒鈎。” ❷刮平、修平,不使过量:~平gàibní ❍ ~直gàidít。《周礼·考工记·桌氏》:“概而不税。”戴震补注:“方希原曰:税者脱然突起高于量也,言概平之,不使滿出”《管子·枢言》:“釜鼓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故先王不滿也。”“宋·宋祁《杂説》卷下:“古語曰:斛滿人概之,人滿神概之。聖人其善概歟,大奢概以中,溢欲概以道,寢慢概以威,由是治身,由是化人。” 概㮣{}五6402①名旧时量米麦时平斗斛的工具(如木尺)。⑴客话。广东五华〖 〗。⑵闽语。福建厦门〖 〗。斗~‖~木。福建漳平永福〖 〗。◈ 《礼记・月令》:「正权~。」《广韵・代韵》:「~,平斗斛米。」②动刮平容器中的盈余的量。⑴江淮官话。江苏盐城。1936年《盐城县志》:「平物曰~。」⑵客话。广东五华〖 〗。量谷用斗~一~就平。⑶闽语。福建厦门〖 〗。~平‖~直。◈ 《管子・枢言》:「釜鼓满,则人~之。」③动从容器中减去一部分量。江淮官话。江苏盐城。1936年《盐城县志》:「盛物器中减去之亦曰~。」江苏扬州〖 〗。我碗头里饭多了~的个一点给你。④动一人扶着一人拉着收割谷物的器具。江淮官话。江苏盐城。1936年《盐城县志》:「又农家收谷器一人扶一人挽之亦曰~。」⑤动揩拭。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人》:「今昭人谓以巾拭污尘曰~。」⑥副再。晋语。山西文水〖 〗。走了~没来过。   概*㮣ɡài❶气度;风度 △ 气~。 ❷大略 △ 梗~|~貌|~略。 ❸一律;没有例外 △ ~不负责。 概㮣❶ ❷❶大略:~括︱~要︱~略︱~论︱~数︱~况︱~观︱~貌︱梗~︱大~。 ❷一律:一~︱~莫能外︱一~而论。 ❸气度:气~。 ❹情况;景象:胜~。 ○~念(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 概gài❶ 概括,类推:以偏概全。 ❷ 大略:概貌│概览│梗概。 ❸ 一律:概不退换。 ❹ 气度,精神:气概。 ❺ 姓。 概gài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礼记·月令》:“正权概。”郑玄注:“概,平斗斛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惜誓》:“同权概而就横。”王逸注:“概,平也。”洪兴祖补注:“概,平斛木也。”朱熹集注:“概,平斛木也。”《怀沙》:“一概而相量。” 概gai概观 概况 概括 概览 概率1 概略 概论 概貌 概念概述 概数 概说 概算 概要 大概 梗概 气概 一概 概率论概念化 概而不论 概莫能外 概莫能助 概念炒作 一概而论 以偏概全 英雄气概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量具 > 概 概 gài 亦作“㮣”。量穀米時平斗斛之器具。《說文·木部》:“㮣,𣏙斗斛。”《集韻·去代》:“㮣,亦書作概。”《禮記·月令》:“仲春之月,……角斗甬,正權概。”鄭玄注:“概,平斗斛者。”《新唐書·叛臣傳·梁崇義》:“以概量業於市,力能舒鉤。”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不量》:“每春貧民就貸,償時多寡不校,悉内之,未嘗執概取盈。”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禮尚部 > 酒器 > 概 概 gài 古代的一種祭器,有朱帶之飾的漆尊。《周禮·春官·鬯人》:“祭祀……凡裸事用概。”鄭玄注:“脩、蜃、概、散,皆漆尊也……概尊以朱帶者。” 概概gài〖形容词〗 简略(1)。《伯夷列传》: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许由、务光的德义高尚,但在孔子修编的书中却见不到有关他们的简略记载。
概gài〖名词〗 景况(1)。《黄冈竹楼记》: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等到那酒力消失,茶尽烟消,送走夕阳,迎来皎洁的月亮,也是贬官在外的美好景况吧。 概槩gài❶ 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吕氏春秋·仲春》:“角斗桶,正权~。”《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者,平量者也。” ❷ 削平,刮平。《管子·枢言》:“釜鼓满,则人~之。” ❸ 大略,大概。《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见,何哉?”萧统《文选序》:“~见坟籍,旁出子史。” ❹ 节操,风度。杨恽《报孙会宗书》:“凛然皆有节~,知去就之分。”《世说新语·容止》:“形貌既伟,雅怀有~。” ❺ 景象,状况。王禹偁《黄冈竹楼记》:“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也。” 概*△㮣❶ ❷ ❹gàiB8C5 ❶总括,大略:~论/大~/~况/梗~。 ❷副词。表范围,相当于“一律”、“都”:~不负责。 ❸气度,神情:气~。 ❹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者,平量者也(《韩非子》)。 全部 全部全(全个;全般;全体;全副;全量;全套;全付;全班;全数;全盘;全然;大全) 整(整整;整个;整体;整部) 合(合盘;合计;~家;~村) 阖(~第) 浑(浑全;~身是劲) 总 通(通通;通同;通统;通体;通盘;通共;通计;通总;通数;通类;通前彻后;通前澈后) 满(~碗;~身;~面;满盘;~打~算;~门抄斩) 统(统统;统通) 毕(原形~露) 一(一起;一总;一切;一皆;一概;一体;一并;一是;一古脑儿;一股脑儿;一股拢总)俱(一应~全;面面~到) 佥(~同) 胥(万事~备) 均(~安;~好) 举(~国;~家) 概(~数) 扫(扫地;扫数) 尽(尽尽;尽底;尽行;尽皆;尽多;尽都;尽数;罄尽) 竭 纯(~粹) 镇遍(~地;~体) 顿(顿自;顿然) 应(一应) 净 绝 浑(~身) 所有 诸有 不遗(~余力)囫囵 齐齐 种种 诸余 连根 倾巢 连头搭脑 百分之百 全部、总共:兠肚连肠 表示全部:尽 皆(悉皆;咸皆;尽人~知) 悉(~数) 咸(老少~宜) 毕 具 侪 偕 备(关怀~至) 全(完全;全然;纯全;十全) 都(都卢) 率 类 了(~无长进;~不相涉) 断(~无此理)干净 纯然 纯粹 十成 一定 根本(~不理) 绝然 浑然 简直 通身 彻梢 统统 统通 表示整个,全部:连头带脑 连头夹脑 连头接脚 连头连脚 连头搭脑 完全、十足:彻头彻尾 彻首彻尾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不折不扣 某范围内的一切:凡(~是) 是(都~;总~) 连(~人带马) 事物的全部:体(总~;整体;一体;全体;统体) 全豹 一切物质的总体:宇宙 世界 形成的整体:个儿(论~买) 结合紧密,不可分裂的整体:铁板一块 全部一起:趸(~批;~数) 全部,无遗留:连汤带水
另见:数量 总括 齐全 ︱部分 ☚ 全部 包括 ☛
节操 节操节(节撡;品节;情节) 概(概节;志概;风概) 守(失其~者)风谊 检操 节操和义行:节义 节谊 品格节操:品节 年纪虽老,却因一贯具有的品德节操等而更加美好:老而益劭 风骨节操:风节 风迹 志向节操:志操 孝行节操:孝节 节操高洁:莹洁 节操高尚:兰石 概尚 操比冰霜 大节耿耿 品格清正,节操坚贞:清风劲节 品格高尚,节操坚贞:清风亮节 有节操:有节 有守(~有为) 有节操和志气:节志 端正而有节操:方概 忠贞而有节操:忠节 为了追求正义,决不失去节操:义不屈节 没有节操:无节 丧失节操:失节 失守 失志 改操易节 改节易操 变节易操 女子失去贞操:失身 在大的节操上不超越法度许可的范围:大德不逾 大闲不逾 大闲未逾 德不逾闲 (节气操守:节操)
另见:气节 操守 风范 坚定 坚强 高洁 不屈 有节操的人 ☚ 节操 志节 ☛
要点 要点要(要端;要领;肯要) 事物的要点:窠槽 事情的要点:切(切要) 领(领要;都领;裘领) 举要 綮要 要实 辔头 话或文章的要领:纲纪 大纲要领:纲要 总纲要领:纲领 施政的要点:治要 提出的要点:提要 书的内容提要:概略 摘取出来的要点:摘要 撮要 节略 系统排列的内容要点:纲(纲要;纲维;提~;总~;大~;宏~) 要都目 宏维 大纲和细目:纲目 治国的要纲:大柄 总的原则、要点:总纲 总要 论述的总纲:论纲 实质性的要点:要义 明显的要点:荦荦大端 荦荦大者 卓荦大者 大致的情况和要点:概(概略;梗概) 凡(大凡;都凡) 较(较约;较略)梗(梗概) 总略 崖略 约略 模略 辜较 辜榷 略约 略为 略绰 殆其 情管 都管 慕料 马七马八 重要内容的大概:概要 要概 大要 道要 题要 要略 略要 总略 节略 涯略 概要情况和大意:意况大旨 (讲话或文章的主要内容:要点)
另见:重要 抓住 掌握1 内容 ☚ 事物的内容 扼要 ☛
景象1 景象1景(~光;~状;~相;~观;~气;光~) 观 色(物~;景~;暮~) 气(~色;~状;~象;光~) 概 风(~范;~烟;~日;~水) 状况 体状 当前的景象:近景(~规划) 将要出现的景象:前景 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曙光(~在前) 所向往的前景:愿景 前景不错:看好 将来的景象:远景 梦中的景象:梦境 节日的喜庆景象:张灯结彩 前所未有的景象:创观 奇异的景象:异象 异观 罕见的景象:奇观 糟糕混乱的景象:乌烟瘴气 灰烟瘴气 景象多种多样,千变万化,非常壮观:气象万千 景象或气势极其雄伟壮观:长河落天 景象不同:异象 景象完全变了样:气象一新 一片模糊的景象、状态:浑浑噩噩 (现象;状况:景象) ☚ 景象1 气象 ☛
概括 概括概(概观) 总(总凡;总括;总要) 赅括 综括 隐括 拾括 赅括 笼圈 由一系列具体事物概括出一般原理:归纳钤键 集中归纳:集纳 联系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比物连类 比物引类 比物属事 譬物连类 连类比事 连类比物 引物连类 触物比类 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比物丑类 整理概括:缉综 研究概括:研综 编集概括:纂括 粗略概括:粗束 简略概括:简括 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束广就狭 用一句话来概括:一言以蔽(一言以蔽之) 用一句话把意思全部概括了:一言而尽一言可尽 总体概括为:总而括之 (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概括)
另见:包含2 包括 总括 ☚ 概括 综合 ☛
状况 状况态(状态) 概 情数 情况 情状情迹 景象,情状:景祥 从前的状况:故态 目前的状况:现状 现况 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表现出来的状况:文(~明;~化) 大概的状况:概貌 概况 全部的状况:全貌 全豹 热烈而盛大的状况:盛况 庆祝、欢迎等盛况:万人空巷 百姓慰劳义师的盛况:箪食壸浆 优秀人物济济一堂的盛况:亨嘉之会 非凡的盛况:空前绝后 光前绝后 从未有过的盛况:盛况空前 无感觉的,麻木的或茫然的状态:糊糊涂涂 经长期不断积累而形成贫困和虚弱的状态:积贫积弱 积弱积贫 (情形:状况)
另见:情况 情景 情形 ☚ 各种情况 情节1 ☛ 概 359.概(p1626.2)义项一,释义云: “量粟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后世俗称斗趟子。……引伸为刮平、削平。” 按:释义不全,义项一仍可继续引伸作: “比并、平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四·江水》: “有大巫山,非唯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岺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其并、概同意,皆比并、平列之意。故当补此义项。 ☚ 标格 橐皋 ☛ 概㮣gài居代切,去队。 ❶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的木板。《韩非子·外储说》:“~者,平量也。” ❷节操,风度。范晔《逸民传论》:“或垢俗以动其~,或泚物以激其清。” ❸景象,状况。白居易《修香山寺记》:“灵迹胜~,靡不同览。”副词。大概,大略。《史记·伯夷传》:“其文辞不少~见。” 〖概〗 粵 koi3〔慨〕普 ɡài ❶ 大概,梗概,有成語「一〜而論」。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其文辭不少〜見,何哉?」 ❷ 氣概,風度。房玄齡《晉書.列傳第六十八.桓温》:「温豪爽有風〜。」(温:桓温,東晉權臣。) ❸ 概況,狀況,景象。杜甫《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故山多藥物,勝〜憶桃源。」(勝〜:勝景。)
概槩gài❶大略。如:概况。 ❷一律。如:概不退换。 ❸神气,神情。如:英雄气概。 概ɡàiⅠ ❶ (大略) general outline:梗~ main idea;broad outline;an abridged summary ❷(神气) manner of carrying and conducting oneself;deportment:气~ bearing;mettle;spirit; 节~ upright conduct Ⅱ (一律) without exception;categorically:~ 而论之 generally speaking; 药品售出,~ 不退换。 Once medicines leave the store they may not be returned. Ⅲ (概括) generalize;exemplify;typify:即此一端,可~其余。 This single item will suffice to typify all the rest. Ⅳ (大概) general;approximate:~ 算 a rough estimate ◆概保单 blanket bond; 概不例外 There is no exception to ...; 概不赊欠 No credit allowed to anybody.; trade for cash only,no credit allowed; 概不追究 No action will be taken against; 概差 {数} probable deviation;probable error; 概观 general survey;review; 概况 general situation;basic facts;survey; 概括 summarize;summarization;generalize;epitomize;briefly;in broad outline; 概括地说 to put it briefly;to sum up;generally speaking;in a nutshell;to summarize; 概括公理 comprehension axiom;axiom of comprehension; 概括性 generality; 概率 {数} probability;chance; 概率分布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概略 outline;summary; 概论 outline;introduction;survey; 概貌 general picture; 概莫能外 admit of no exception whatsoever;all include;each and all;It admits of no exception.;without exception; 概念 concept;conception;notion;idea; 概然 probable; 概述 summary;survey;sketch; 概数 approximate number;round number; 概算 financial estimates;budgetary estimate;approximate amount;rough calculation;general estimate; 概无作答 No reply will be given to any correspondence.; 概要 essentials;outline;resume;abstract;line;lexicon;general outline;general remark; 概值 probable value; 概作罢论 Let no more be said about it altogether. 概gài❶ 概莫能外
❷ 一概而论
❸ 以偏概全 概 金文; 篆gài[木(意符)+既(聲符)→概(《説文》:“概,所以杚斗斛也,從木既聲。”概:大略,總括〈大概、概論、概述、概貌、梗概、概要〉。)]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概 ; ;槪gài(13画)
 【提示】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捺改点。 既, 左为 ; 旧字形左边是皀或 。 右边的 , 第二笔是竖折, 不是一竖、一横两笔。 *概〔槩〕gài13画 木部 (1) 气度;神情: 气~。 (2) 〈书〉 景象;状况: 胜~(优美的景色)。 (3) 大略: ~况|~述|大~|梗~。 (4) 副词。相当于“一律”: 一~|~不负责。 概 ☚ 杵 杯 ☛ 概㮣gài古代形声字。从木,既声。小篆汉隶木在下,既在上。音转如己改例。本义是量谷物时刮平斗斛(hú)的器具。中古以后偏旁左右排列作“概”,现以为规范字,上下结构的作异体字。见《异体字表》。引申为大略,总括。如:概论|大概|不能一概而论。组词如:概念。引申为概况,情况,景象。如:胜概。又引申为气度。如:气概。 概槩★异◎异★常◎常
ɡài槩,形声,从木,既声,本义为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假借为气度,由此引申为大略、副词(相当于“一律”)等。又作“概”,由上下结构改为左右结构。《异体字表》以“槩”为异体字。概 篆 隶gài【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木,既声。从木,表示与木有关。 【释义】本义是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引申为动词,意为刮平,不使过量。又引申指概括、总括等义。[概莫能外]没有例外。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 In Small Seal script the meaningful part is木 (mù, wood)while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既(jì). 木 (mù, wood) relates to the woods. 【original meaning】 General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