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楼适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楼适夷1905—

浙江余姚人
著名作家。曾任东北军区后勤政治部宣传部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中国作协理事等职。近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著有《她的彷徨》、《活路》,译有《在人间》、《契诃夫、高尔基通信集》等。
原名:楼建南、楼锡椿
笔名:适夷、一叶、一卒、无斋、仇客、叶岭秋、叶素、叶凌秋、白季仲、司马寇、林建南、林南、林莽、林海、林逸夫、林翼、林翼之、建南、凌铁、海客、逸夫、逸民、舒夷、楼建南、楼逸夫、鲍介、嘘嘘馆主

楼适夷

悼念楼适夷
楼适夷与上海通信图书馆
一 丁
卢中岳
*明报月刊1976年3期
图书馆学研究1982年6期

浪费了的青春——记我的学徒生活
适 夷
楼适夷
自传
鲁迅与楼适夷
楼适夷
林曼叔等
李立明
楼适夷
马蹄疾
浙江青年1983年4期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集第30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514页
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第668页
*鲁迅与浙江作家第241页

楼适夷

一个结实的存在——记楼适夷的文学翻译工作
我和阿英
一鸥
楼适夷
日本文学1983年9期
社会科学(上海)1984年6期
我与日本文学楼适夷中国问题研究1986年1期,日本文学1986
年1期
楼适夷小传
沦陷生活
反“围剿”的文化哨兵——《楼适夷评传》第四章
笔底烽烟著春秋——记楼适夷的编辑生活
我的小学
我谈我自己
刘为民
楼适夷
刘为民
刘为民
楼适夷
楼适夷 包子衍笔
录 袁绍发协助
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2期
群言1987年11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2期
编辑之友1989年1期
新文学史料1993年3期
新文学史料1994年1期
离世平俗,独行其意
首都文艺界人士祝贺著名作家楼适夷其九十诞
周而复
李维民主编
新文学史料1995年3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6)第401页
楼适夷

楼适夷1905—2001

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笔名楼建南。浙江余姚人。1921年后在创造社刊物上发表诗和小说。1928年参加太阳社,发表反映盐民斗争生活的小说《盐场》。次年去日本。1931年回上海,参加“左联”的党团工作,编辑《前哨》《文学导报》《文艺新闻》。1933年以后,在国民党的牢狱中坚强地度过了四年。抗战开始后,到武汉任《新华日报》编辑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并参加《抗战文艺》《文艺阵地》的编辑工作。抗战胜利后曾编辑《作家》《小说》等刊物。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著有短篇小说集《挣扎》《病与梦》《第三时期》等,译作有《在人间》《谁之过》《彼得大帝》等。有《适夷诗存》。

☚ 安娥   施蛰存 ☛
楼适夷

楼适夷1905.1.3—

笔名楼建南、林南、舒夷。浙江省余姚县人。1919年到上海当学徒。1925年开始在创造社刊物上发表诗和短篇小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并继续进行创作。1928年参加太阳社,出版短篇小说集《挣扎》和《病与梦》。一度曾和袁殊组织曙星剧社,推进进步戏剧活动。1929年留学日本,专修俄国文学,并参加太阳社东京支部的活动。1931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左联,曾任党团成员。又参加编辑《前哨》、《文艺新闻》和《白话小报》。1932年参加“文总”党团工作,主办《大陆新闻》(日刊)和《社会生活》(周刊),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出版短篇小说集《第三时期》。1933年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被捕,狱中翻译高尔基的《在人间》等。1937年出狱后,在武汉任《新华日报》副刊编辑,还参加编辑《抗战文艺》,后去香港协助茅盾编《文艺阵地》,一度任代理主编。1945年从上海来到浙江,任浙东行署文教处副处长。抗战胜利后,随新四军去江苏淮阴,任《新华日报》华中版编委。1946年在上海,任《时代日报》副刊编辑和《作家》杂志编辑。1947年去香港,参加创办《小说》月刊。作品还有话剧《活路》、《SOS》,电影剧本《盐场》等。建国后,先后任出版总署编审局二处副处长、东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等职。

☚ 雷加   路翎 ☛
楼适夷

楼适夷1905—Lou Shiyi

现代作家、翻译家。笔名有楼建南等。浙江余姚人。自幼读书,1925年参加革命,并开始在创造社的刊物上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1927年脱离社会职业,专门从事革命地下工作和文学活动。1928年加入太阳社,在《太阳月刊》上发表不少作品。1929年留学日本,专修俄国文学,翻译了一大批俄苏文学作品,尤其是高尔基的作品。1931年回国加入“左联”,做党团领导工作,并编辑“左联”机关刊物《前哨》。1937年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参与编辑《抗战文艺》工作。1941年回浙东老家参加了新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等职,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
楼适夷的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挣扎》、《病与梦》和《第三时期》,译作有高尔基的《在人间》等。
楼适夷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象当时许多青年革命作家一样,抱着高昂的革命热情,力图用阶级分析方法来描写社会生活,表现现实的革命斗争主题,但由于缺乏深厚的革命实际生活基础,因而这些作品常常流于公式化,过多地使用政治术语也使作品概念化过强而艺术力量不足。写于30年代的《盐场》是他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场风波给盐民带来的灾难,内容扎实,文字简朴,颇有生活气息。抗战时期写有《四明山杂记》报告文学集。

☚ 端木蕻良   黄谷柳 ☛

楼适夷1905~Lou Shiyi

contemporary writer and translator.Works: Struggling,Disease and Dream,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