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楮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花實 > 楮實
楮實  chǔshí

亦稱“穀實”、“楮實子”、“楮桃”。桑科植物構樹的乾燥果實。卵圓形至寬卵形,黄紅色,一側具凹下的溝紋,另一側顯著隆起。主治虚勞,目翳,水腫。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上品·楮實》:“楮實,味甘,寒,無毒。主治陰痿水腫,益氣,充肌膚,明目。久服不饑,不老,輕身。生少室山。一名穀實,所在有之。八月、九月採實,日乾,四十日成。”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眼目·楮實散》:“治肝熱生翳,亦治氣翳細點者:楮實子研細,以蜜湯調下,食後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楮》:“楮實,亦名穀實、楮桃。”參閲清·吳儀洛《本草從新·木部·楮實》。

楮实

药名。出《名医别录》。又名楮实子、楮桃、榖树子。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 (L.)Vent.的果实。分布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甘,寒。入肝、肾经。补肾益阴,强筋骨,明目,利尿。治肾虚腰膝酸痛,虚劳骨蒸,头晕目花,目生翳膜,水肿带下。煎服:9~15g。本品含皂苷、维生素B及油脂。

楮实chǔ shí

《本草纲目》草部第36卷楮(23)。药名。
【基原】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L.)L'Herit ex üent.的叶。
【别名】 榖实(《别录》),楮桃(《本草纲目》)。
【性味】 甘,寒,无毒。
【功用主治】。
❶《别录》:“阴萎水肿,益气充饥明目。久服,不饥不老,轻身。”
❷《日华子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痨,健腰膝,益颜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楮实chǔshí

中药名。出《名医别录》。别名楮实子、角树子。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 (L. ) Vent. 的果实。产于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甘, 寒。入肝、肾经。滋肾, 养肝, 利尿。治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头晕目花、水肿, 煎服: 6 ~ 12 克。本品含皂苷、维生素B 等。

楮实

楮实

楮实,又名穀实、榖子、榖木子,楮桃。始载于《名医别录》。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果实。8~10月果实成熟呈红色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
果实呈扁球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5mm。表面红棕色或橙红色,有颗粒状或微细网状突起,一侧具凹沟,一侧具显著隆起呈棱脊状,基部有肉质子房柄或残痕,偶见灰白色膜状宿萼。外果皮及中果皮稍柔软; 内果皮木质,硬而脆,易压碎; 膜质种皮紧贴于内果皮的表面;胚乳类白色,略透明,富油性。气微,味淡。主产于河南、湖南、湖北、山西、甘肃等省; 此外,浙江、福建、安徽、四川、山东、江苏、江西、陕西、广西等省区亦产。
本品味甘,性寒。归肝、肾经。功能补肾益阴,明目,利水消肿。主治腰膝酸软、阳痿、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等证。用于肾虚腰膝酸软乏力,本品与杜仲、狗脊、续断、怀牛膝同用; 如兼阳痿不举,可配枸杞子、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等。若肝肾之阴偏虚而见劳热骨蒸、盗汗、梦遗,则配山萸肉、菟丝子、银柴胡、干地黄同用。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目昏,目生云翳,宜与枸杞子、制首乌、白菊花、密蒙花配用。楮实子既能益阴,又能利水,用于阴虚水肿,面目虚浮尿少者,常与女贞子、干地黄、泽泻、茯苓、赤小豆同用;现亦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证,可使水去而不致伤阴。煎服,6~12g。脾胃虚寒者慎用。
实验研究: 构树果实含皂甙0.51%、维生素B及油脂。种子含油31.7%,油中含非皂化物2.67%、饱和脂肪酸9.0%、油酸15.0%、亚油酸76.0%。

☚ 猕猴桃   小麦 ☛
000028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