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楚辞比较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楚辞比较学

楚辞比较学

以《楚辞》为基点进行跨民族、跨国度比较研究的,最早当数钱锺书《管锥编》。新时期以来,楚辞比较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屈原与但丁研究。这一命题首先由茅盾在三十年代提出,近年形成热点。如徐志啸认为,屈原与但丁在思想政治倾向、艺术风格、时代因素、文化背景、身世际遇五个方面相似相近;其作品都是爱憎分明、深邃警人的,但屈原是由“怨”而生,不涉及个人的生活色彩,而但丁是因“慕”而生,有明显的爱情奉献。并指出,在“摹仿”理论长期熏陶下的但丁,其创作的《神曲》,居然与典型的“表现”理论影响下的屈骚基本吻合,从而以为屈原《离骚》是世界诗歌发展史上抒情诗早期发展的重要标志。(《屈原与但丁》,《中国比较文学》总第四期)常勤毅通过比较,论述了屈原与但丁这两位伟大作家产生的诸种因素:动荡的时代是伟大作家产生的摇篮、复杂多层次的思想意识是伟大作家的心理结构、高洁不屈的人格是伟大作家的个性、具有开拓性的艺术独创是伟大作家的标志。(《从但丁和屈原看伟大作家产生之因素》,1989年第四期《齐齐哈尔师院学报》)。二、屈原与普希金研究。侯外庐在1942年曾涉及这一命题,徐志啸在八十年代作了具体论证,通过屈原、普希金这两位拥有相同质地“纪念碑”的伟大诗人的比较,推究出世界文学中共同的“文心”表现条件,揭示文学史上某些共同的带规律性的现象,如民族的爱国诗人往往出现于政治黑暗、民族危难之际,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大多产生于不满现实、渴望走出现实环境、追求理想的文人之中,并使他们的作品表现出具有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华美的语言、离奇的情节、超凡的人物、崭新的样式等诸种特征。(《屈原与普希金》,1987年第三期《国外文学》)三、此外,还有《离骚》与《浮士德》、屈原与雨果、屈原与北村透谷、屈原与朗吉弩斯、屈赋与魔幻现实主义等方面的比较;亦有以楚辞文化为基点的泛楚文化比较,如萧兵《〈楚辞〉民俗神话与太平洋文化因子》、张正明《楚文化和希腊文明的比较》等。

☚ 楚辞与神话   楚辞与巫文化 ☛
000041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