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有木瓜树的小镇
短篇小说。龙瑛宗著。发表于日本《改造》1937年4月号。收于1979年台北远景出版社出版的《光复前台湾文学全集(七)》。写一个台湾知识青年的悲剧。主人公陈有三中学毕业后考入镇公所当上一名会计辅助。他不满于低下的职位和低微的待遇,次年又通过了文官考试,决心再苦读10年获取律师的资格以展宏图。但在黑暗的现实面前,他深感前途渺茫,意志逐渐消沉。这时,听到同事林杏南说周围职员对他拼命用功考试心怀不满,更使他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开始自暴自弃。后在林杏南家爱上了他的女儿翠娥,又追求无望,更陷入酒色之中而不能自拔。作品刻画了一个被黑暗社会压抑的沉沦者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艺术手法上,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人物心理变化写得极有层次,并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植有木瓜树的小镇
短篇小说。龙瑛宗著。初载于1937年日本《改造》杂志4月号,入选该杂志社第9回征文“佳作推荐奖”。是作家的处女作与成名作。主人公陈有三怀着“精神一到,何事不成”的青年人的锐气,踏进小镇的生活中,原想有番作为。但严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死寂的生活耗尽了他的意志,使他一步步滑向他所憎恶的生活。小说逼真地展现了小镇贫困、肮脏、恶俗的面貌和媚上欺下、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刻画了在这一环境中的各种知识分子的不同面貌。小说通过小镇生活及主人公性格变化的描写,愤怒地咒诅台湾社会“好象腐烂的水果”。小说气氛沉郁、感情哀伤;感觉心理的刻画,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这部小说明显地具有与乡土小说不同的现代派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