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棕榈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棕榈皮药名。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又名棕皮、棕毛。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 (Hook.f.) H.Wendl.或棕树T.wag-nerianus Becc.的叶鞘纤维。主产我国南部及西南部。苦、涩,平。入肝、脾经。收涩止血。 棕榈皮zōng lǘ pí《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棕榈(10)。药名。 棕榈皮 棕榈皮棕榈皮,始载于《本草拾遗》,原名棕榈木皮。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 ) H.Wendl.的叶鞘纤维。冬至前后采收。其药材有三种:一为“棕皮”,是片状或束状的叶鞘纤维; 二为“棕骨”,是剥去纤维后的条状叶柄; 三为“陈棕”,是废旧棕绳的纤维。主要产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各省区。药材一般以陈久者为佳,多经煅烧炭化后供药用,故又有“陈棕炭”“棕皮炭”等处方用名。但煅烧必须存性,不宜太过灰化。本品味苦、涩,性平。归肝、肺、大肠经。功能收敛止血。主治吐血、衄血、血崩、便血、血尿、金创出血等证。如治吐血、咯血,《十药神书》有十灰散,用本品配大小蓟、茜草等;治疗鼻衄不止,《鸡峰普济方》有棕榈散,用本品配刺蓟、龙骨等。对于崩漏、便血等证,使用本品的更多。如《圣济总录》治疗妇人经血不止的棕榈皮散,用棕榈皮、柏叶; 治疗妊娠胎动,下血不止,脐腹疼痛的棕灰散,用棕皮、阿胶等; 治疗肠风泻血的棕艾散,用棕榈皮、熟艾、附子,都以本品为止血的君药。《妇人良方》治血崩。《卫生家宝方》治血淋,均单用本品为末调服。此外,又用于久泻久痢,妇人带下等证,也是取其性涩收敛的作用。《本草拾遗》谓其:“主破血。”《日华子本草》云“主破癥。”是则本品于止血之外,又兼有祛瘀之功。但后世多取其收敛止血之作用,而对内有瘀滞之证,多作为禁忌范围。如李时珍云:“若失血去多,瘀滞已尽者,用之切当。”缪仲醇云:“若暴得吐血,瘀滞方动;暴得崩中,恶露未竭; 湿热下痢初发; 肠风带下方炽,悉不宜遽用。即用亦无效。”煎服,10~15g。 ☚ 刺猬皮 紫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