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倩女离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杂剧剧本。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元郑光祖作。本事出于唐陈玄祐传奇小说《离魂记》。写王文举和张倩女原是“指腹为亲”的未婚夫妻,后倩女母嫌文举是“白衣秀士”而悔亲,二人被迫以兄妹关系分离。文举赴京应试后,倩女相思成疾,以致灵魂离开肉体,半路追上文举,结为夫妻。文举状元及第后偕倩女回到家中,她的灵魂和那卧病在床的躯体始合而为一,一家遂欢宴成亲。剧本以新奇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曲词华丽流畅,心理刻画细腻动人,场面描写富于诗情画意,凡此都为历代评论家所称道。是郑光祖的代表作。与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合称为元杂剧中“四大爱情剧”。

☚ 范张鸡黍   王粲登楼 ☛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未见著录。《南九宫十三调曲谱》〔黄钟赚〕“集六十二家戏文名”有“王家府倩女离魂”。《传奇汇考标目》别本第十六徐𤱻名下有《王文举月夜追倩魂》,疑即此本。剧本佚,情节可参见元杂剧“倩女离魂”条。同题材作品尚有金诸宫调《倩女离魂》,元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杂剧、赵公辅《栖凤堂倩女离魂》杂剧,明王骥德《倩女离魂》杂剧,无名氏《离魂记》传奇。

☚ 贾似道木棉庵记   借烛赠珠 ☛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❶郑光祖作。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四折一楔子。剧写张公弼之女张倩女,自幼许给王文举为妻。二人成年以后,张公弼和王文举的父母均已下世。王文举准备应试,住在张家,张母准备在王文举考试回来为他们成亲,因此让张倩女与王文举见面时以兄妹相称。王文举去京以后,张倩女魂不守舍,觉得婚姻之事犹未被母亲明确肯定,又怕王文举高中后另觅新欢,郁郁成病,灵魂出壳,追上了王文举。三年以后,王文举得中状元,携妻回归岳家,倩女的灵魂与病倒床上的肉体合而为一。家中又为二人补行了大礼。本剧为郑光祖的代表作,又是元杂剧中比较著名的爱情剧,据唐代陈玄祐的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成。剧情富于戏剧性,曲文秀丽,富于诗的意境。受到明清以来戏剧评论家的肯定。明代还有一些同题材的作品出现。今存《古名家杂剧》本、《占杂剧》本、《元曲选》本和《柳枝集》本。
❷赵公辅作。全名《栖凤堂倩女离魂》或《迷青琐倩女离魂》。曹本、天一阁本《录鬼簿》及《太和正音谱》著录。剧本已佚。

☚ 周公摄政   老君堂 ☛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王骥德作。《远山堂剧品》、《祁氏读书楼目录》、《鸣野山房书目》著录此剧简名,《今乐考证》著录作《离魂记》。今未见传本。写倩女自幼婚配王文举,王上京赴考,倩女思念成疾,离魂与王文举结合。王文举考试得中,携倩女之魂归家,离魂归体,倩女霍然病愈。本事见唐陈玄祐《离魂记》。《剧品》谓南曲四折,“方诸生精于曲律,其于宫韵平仄,不错一黍,若是而复能作本色之词,遂使郑德辉北剧不能专美于前矣”。元郑光祖有《迷青琐倩女离魂》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皆有同一题材的剧本。

☚ 金屋招魂   弃官救友 ☛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附近)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钟嗣成《录鬼簿》),是深受观众和演员欢迎的剧作家。他创作了18种杂剧,现存8种,以《迷青琐倩女离魂》(简称《倩女离魂》)成就最高。《倩女离魂》的故事源自六朝志怪小说《幽明录》中的《庞阿》和《灵怪录》中的《郑生》,但志怪小说的情节仅是“粗陈梗概”;到唐人陈玄祐笔下则敷衍成一篇优美动人的传奇小说《离魂记》;郑光祖又把它加以改编,创作成一个闪烁着浪漫主义光辉的爱情戏。其情节是:张倩女和王文举被父母指腹为婚,后王家破落,倩女母亲令文举考取功名后方可与倩女完婚。文举赴试途中,倩女魂魄相随,结伴至京。文举得官,携倩女魂魄同归故里,倩女魂魄与久卧床榻、恹恹相思成病的倩女躯体合二为一,文举遂与倩女正式成婚。剧本细腻入微地描写了倩女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全剧抒情气氛浓厚,借景物抒写人物心理,堪与《西厢记》媲美。尤其是第二折写倩女灵魂月夜追文举的曲词,艳丽流畅,婉转动人。如〔小桃红〕“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掩映在垂杨下。唬得我心头丕丕那惊怕,原来是响珰珰鸣榔板捕鱼虾。我这里顺西风悄悄听沉罢,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倩女那灵魂飘忽、慌急赶路寻人的情态,及江岸月夜景色,写得细致逼真,声色并茂,令人叫绝,无怪乎清人梁廷枬称赞此剧曲词“灵心慧舌,其妙无对”(《曲话》);近人王国维则颂为“如弹丸脱手,后人无能为役”(《宋元戏曲史》)。《倩女离魂》对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很有影响。倩女的形象,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

《倩女离魂》有《元曲选》万历本、《古杂剧》万历本、《柳枝集》崇祯本等;解放后顾肇仓选注的《元人杂剧选》本收有此剧。

倩女离魂

《太平广记》三五八引唐陈玄祐《离魂记》载: 清河张镒有女倩娘,自幼许配外甥王宙。后镒以女另配他人,倩娘抑郁成疾。一日,王宙乘船离去,夜半,倩娘赶至船上,二人相携去蜀。五年后,二人归来,镒大惊,其女病卧于闺中未尝外去,病女闻讯出见,于是二女合为一体。镒方知出奔之女即倩娘之精魂所化。后遂用为典故。宋张炎《疏影·梅影》词:“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

倩女离魂qiàn nǚ lí hún

事见唐朝徐玄祐《离魂记》(《太平广记》卷三五八题作《王宙》),写唐代张镒的女儿倩娘的魂灵离开形体去追寻表哥王宙,一起生活五年后,回家看望父母,又与病体合一的故事: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三七·856)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唐代传奇故事中的倩娘,因极度思念远离的恋人,以致魂灵离开躯体去追随他。指少女为爱情而精神失常或死去。

☚ 弃旧怜新   窃玉偷香 ☛
女子死

女子死

玉碎香销
美女死亡:香埋 玉殒 红残翠碎 花残月缺 花残月孤 月坠花折 珠沉玉碎 玉碎珠沉 珠碎花残 珠沉玉没 珠沉玉陨 珠沉璧碎 璧碎珠沉
女人死去的婉辞:捐床帐
少女去世:紫玉成烟
女子丧亡:珠沉璧碎
少女为爱情而死:倩女离魂
昔日恋爱的女子:香零粉碎 粉零脂碎
年轻美貌的女子死亡:香消玉损 香消玉殒 香消玉碎 香消玉沉 香歇玉沉 葬玉埋香 埋香葬玉 香消玉陨 玉碎花销 玉碎香消 玉葬香埋 玉碎香埋 玉碎香残 瘗玉埋香
高贵身份的妇女或美女死亡的婉语:驾返瑶台 驾骋瑶池

☚ 各种人死   重要人物死 ☛

死因

死因

各种原因的死亡:札瘥夭昏 夭昏札瘥
少女为爱而精神失常或死去:倩女离魂
淹死:溺死 流死 流杀 渰杀 漂杀
在水中淹死:葬身鱼腹
被水淹没:陷溺
投水而死:蹈雍
因灾异凶变致死:灭顶(~之灾)
烧死:灰死
受冤枉而死:冤死 枉死 陆机雾 蒙冤而死
含恨而死:抱愤入地
因受迫害或意外灾难而死:遭难
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被难
苦煞,苦死:闪杀
死于诱饵:死饵
枯死,困死:槁死
因惊吓而昏死:惊殒
死于变乱:死乱
贬逐而死:窜死
为财而死:殉财
死于利禄:死禄
贪婪者为了求取钱财而丢掉性命:贪夫殉财 贪夫徇财
医术拙劣的医生由于诊治错误而致人丧命:庸医杀人
按住喉部使窒息至死:掐死
因其他原因而死:梗死 噎死 电死 胀死

另见:疾病 事故 遭祸 饥饿 自杀 杀死 战争

☚ 死因   正常死亡 ☛

倩女离魂

全称《迷青锁倩女离魂》。戏曲剧本。元郑光祖撰。四折。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曾任杭州路吏。约当元世祖至元末在世,是元后期著名杂剧作家之一,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一生创作十七种杂剧,仅有《王粲登楼》、《翰林风月》等七种传世(仅见佚文者一种)。此剧据唐代陈玄祐传奇小说《离魂记》改编,是一出爱情喜剧。相传张倩女与王文举原是父母指腹为婚,不幸文举父母双亡,张母为保文举上京应试及第,暂令倩女认文举为兄,至使倩女相思成疾,灵魂出窍,追随文举赴京结为夫妇。文举考中状元后,与倩女荣归,灵魂附体,圆满结局。此剧情节颇受《西厢记》影响,文辞典丽,委婉动人。宋元间另有同名剧本流传。有脉望馆校勘《古名家杂剧》本,臧晋叔编印《元曲选》本,顾曲斋刻本,《柳枝集》本。另有日文译本。侯文正《一个强烈追求理想爱情的灵魂——元杂剧<倩女离魂>赏析》 (《晋阳文艺》1983、12)可供参考。

倩女离魂

067 倩女离魂

元杂剧。郑光祖作。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据唐传奇小说《离魂记》改写。情节是:王文举与张倩女指腹为婚,情好甚笃。王文举上京应举,谒见岳母,但张夫人仅命以兄妹之礼见。折柳亭相送之后,倩女恹恹病倒。王文举途中却觉倩女追来,两人遂相携至京,相伴三载。王文举高中还乡,向岳母致歉时,倩女竟入室中,与病睡在床上的倩女合体为一,大家方知倩女三年来肉体与灵魂相分离。剧本语言典雅工丽,心理刻画细腻,艺术成就较高。

☚ 虎头牌   陈州粜米 ☛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杂剧剧本。全名 《迷青琐倩女离魂》。元代郑光祖作。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离魂记》。通过倩女魂追王生,结为夫妻的故事,突出地表现了倩女大胆地反抗封建礼教,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的精神。此作心理描写细腻,语言华丽流畅,对倩女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老生儿   荆钗记 ☛

《倩女离魂》qian nü li hun

Qiannü’s Soul Leaves Her Body→郑光祖 (Zheng Guangzu)

倩女离魂qiànnǚ-líhún

《太平广记》卷三五八引唐·陈玄祐《离魂记》载:张镒有女倩娘,初许妻王宙,后反悔,许他人。倩娘闻之,病不起。王宙买舟远行,夜半倩娘忽至,与之俱入蜀,生二子。五年归,卧床多年的倩女肉身闻讯,起来相迎,与从蜀地回来的倩娘之魂照面即合为一体。后以“倩女离魂”指年轻美女因苦于爱情不谐而魂不守舍或死去。

倩女离魂qiàn nǚ lí hún

唐·陈玄祐《离魂记》载,一个名叫倩娘的少女,因极度思念远离的恋人而抑郁成病,以致灵魂离开了躯体去追随恋人。后因以指少女为爱情而精神失常或因此而死去。也作“离魂倩女”。

倩女离魂qiànnǚ-líhún

〔主谓〕 传说有个叫倩娘的少女,因思恋情人,以至灵魂离开躯体,去追随情人。唐·陈玄祐《离魂记》载:衡州张镒有女倩娘,和镒甥王宙相恋。后镒相女另适,女病。王宙被遣四川,倩娘魂随至其船而至。五年后两人归家,房中卧病在床的倩娘出见,两女合为一体。元· 马致远《青衫泪》3折:“想着那引肖娘写恨书千里,搬~酒一杯,携文君逃走琴三尺。”
△ 多用于表示男女恋情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