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棒状杆菌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棒杆菌科(Cory-nebacteriaceae)。革兰氏阳性,细胞直或微弯曲,常呈一端膨大的杆菌。不运动。菌体内有颗粒状内含物,使菌体常染色不均一。菌体不抗酸。需氧或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根据细胞壁的成分及生态条件可分为3类:
❶在人及动物体上寄生并致病的种群,化能异养菌,代谢是发酵和呼吸的混合型。接触酶阳性。DNA中G+C的mol数为0.52~0.68。模式种为白喉棒状杆菌(C.diphtheriae)。
❷在植物上寄生并致病的种群,菌体内有脂肪内含物。有些种运动,淀粉水解微弱或阴性。硝酸盐还原酶阴性。凝固酶阴性。吲哚,M.R.V.P. 阴性。很少产生H2S和脲酶。需要有机生长因子。严格需氧。DNA中G+C的mol数为0.65~0.75。已描述菌种如马铃薯环腐病棒状杆菌(C.sepedo -nicum)。
❸腐生棒状杆菌类,这类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被污染的细菌培养基、血等。可分解多种有机物,有的可产生谷氨酸,用于工业生产,如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 )。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系一群革兰阳性杆菌。菌体细长,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排列不规则,染色不均匀,菌体两端有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需氧或兼性厌氧。可分解一些糖类,产酸。有些菌种产生强烈的外毒素。种类颇多,常见者为白喉杆菌、类白喉菌群、结膜干燥杆菌及溃疡棒状杆菌等。仅白喉杆菌致病,其余一般无致病力。广泛存在人和动物的皮肤和粘膜上。

棒状杆菌属

棒状杆菌属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是一群革兰阳性杆菌。菌体长短大小不一,常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菌体着色不均或有异染颗粒。常呈歪斜的栅栏状排列。大多菌株无鞭毛,无芽胞。需氧、微需氧或厌氧。能分解一些糖类,产酸不产气。DNA的G+C含量为57~60%。本菌属包括白喉杆菌、溃疡棒状杆菌、假白喉杆菌、结膜干燥杆菌等9种。除白喉杆菌外其他菌通称为类白喉杆菌。本菌属中以白喉杆菌(见“白喉杆菌”)为重要致病菌。
溃疡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ulcerans) 多从正常人或临床上类似白喉的溃疡性咽喉灶分出。形态为多形性,经48小时培养后,可呈棍棒状、球状及细丝状。能缓慢分解海藻糖和液化明胶。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有一狭窄的溶血环。能产生两种毒素,其中一种的抗原性与白喉外毒素相似。注入豚鼠皮内可致坏死性溃疡;注入皮下可致动物死亡。本菌感染多因饮用生牛奶或常与牛接触所致。
假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diphtherium) 寄居于人的鼻腔和咽喉。无致病性。形态较白喉菌短而粗,一般无异染颗粒。不分解糖类,不产生外毒素。
结膜干燥杆菌(Corynebacterium xerosis) 寄居于眼结膜。形态似白喉菌,但无异染颗粒或不明显。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粗糙或光滑型菌落。肉浸液中沉淀生长,最适温度为22~37℃。DNA的G+C含量为55~59%。

☚ 丹毒丝菌属   白喉杆菌 ☛
000147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