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棒棒棍子。 棒棒bàng ·bang <绥德>高粱杆。 棒棒四5885①名棍子;木棒。⑴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熊倬云《打瘟神——成都大川饭店事件》:「日本人明明知道四川人不准他设立领事馆,凭啥他敢麻起胆子拿脑売来撞~呢?」四川渡口〖 〗、奉节〖 〗。贵州贵阳〖 〗、大方、沿河〖 〗、清镇。云南腾冲〖 〗。风太大了,拿棵~来把门顶着。⑵吴语。江苏丹阳〖 〗。⑶湘语。湖南辰溪〖 〗。四川乐至〖 〗。②名小棍;洗衣用的棒槌。⑴晋语。山西平遥〖 〗。⑵西南官话。四川自贡〖 〗。③名树干;木头。西南官话。贵州赫章〖 〗、沿河〖 〗。④名高粱秆。晋语。山西石楼〖 〗、忻州〖 〗、临县〖 〗、离石〖 〗、灵石〖 〗、大宁〖 〗。陕西绥德〖 〗。抱了一抱~烧火。⑤名玉米。⑴冀鲁官话。河北石家庄。⑵胶辽官话。山东荣成〖 〗。◈ 1980年第10期《上海文学》:「孟春来到~地里,~叶上的露水珠儿一滴一滴落下来。」   棒棒bàngbàng〈名〉挑夫。也叫“棒棒军”。 ◇ 尤其是晚上,只放《山城棒棒军》的时候,不少电器商店门前,更是吸引了人数众多的“棒棒”观看。他们说,看自己人表演自己的生活,特别过瘾。(华西都市报.1996.11.16) ◇ 我家住在广安市杨坪乡江桠村,进城后在北部汽车城当“棒棒”(搬运工)已经6年了。(人民日报.200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