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加工预处理pretreatment of cotton processing对子棉进行干燥、清杂的过程,是轧花前的重要工序。对人工采收的棉花为烘干→清理;对机器采收的棉花为一次烘干→清理→二次烘干→多级清理。 烘干 一般子棉含水率在10%以下才能轧花,6~8%时最适宜于清花和轧花。此时,棉纤维弹性大而强度小,特别是纤维与棉子连接部位的强度低于纤维本身的强度,容易被锯齿钩拉,所以,轧花时节省动力、生产率高。而且,不易轧断纤维,不易产生索丝、破子等,皮棉质量高。含水率过低(<5%)时,纤维变脆易于折断,不易打包。含水率过高时,由于纤维相互缠结成束而失去弹性,子皮柔软,纤维基部着生强度大,锯齿不易钩拉纤维,致使轧花生产率降低,并产生下述缺点: ❶杂物与纤维粘附性增大,不易清除; ❷容易将子皮一同撕下,产生带纤维子屑等杂质; ❸棉卷紧实,运动阻力增加,动力消耗增加; ❹容易轧破棉子变成非常有害的杂质; ❺纤维束挤压在锯齿齿槽内,不易被刷脱,也容易堵塞肋条,使棉卷停转,甚至因锯片与纤维摩擦而发生火灾; ❻刷棉不净,产生棉结、索丝等,影响皮棉质量; ❼加剧了纤维与机壁及锯片的摩擦,使纤维表面的腊质色泽变暗,品级降低。因此,轧花前必须严格控制子棉的含水率。 控制子棉水分除人工晾晒外,主要是进行烘干。棉花烘干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类,立式也称为塔式。卧式烘干机的型式种类较多,对烘干温度和燃料要求低。另外,还有其他型式的烘干机,如脉冲气流式烘干机等。使用较多的是塔式烘干机。当子棉水分高、空气湿度大时,可用两台塔式烘干机加以串联,并在其间设置清花机。对子棉烘干的基本要求是子棉含水率在10%~15%时,经过一次干燥,要求降低水分3%~6%,烘干机中的热空气温度应保持在65~85℃之间。烘含水率高的子棉时,温度可增加到90℃,子棉在烘干机中,松散均匀地流过,流动时间为7~10秒。 清杂 子棉中的杂物分为天然杂物和外附杂物两类。天然杂物是指不孕子、僵烂的黄根、虫屎及被虫取食子仁后留下带有纤维的种壳等;其他杂物统称为外附杂物,如砂土、枝叶、铃壳、杂草、绳头、布条、石块、铁屑等。人工采棉含外附杂物0.2%~1%,其中大部分是叶片,机器采收的棉花含外附杂物4%~10%,机器一次收获的棉花及拣拾落地棉含外附杂物达40%~60%。子棉清杂时,先清除重杂物,后排僵瓣棉,再打松子棉,清除轻杂物。为清除不同特性的杂物,需采用不同型式的清棉机。清棉机主要有气流式、打击式、抛掷式和擦拭式等几种。❶气流清杂。用于清除细砂、尘土、小杂物及比重较大的硬杂物。它是利用子棉与各种杂物在气流中的悬浮速度与流速的不同,而将杂物分离。 ❷打击式清杂。利用转动的钉刺滚筒或齿板滚筒将子棉打松,再经与筛网的擦撞作用来分离细小杂物。 ❸抛掷式清杂。是一种适用于棉桃剥壳的清杂方式。工作时棉桃被板条滚筒与条栅破裂,并被抛射在锯齿滚筒上,利用子棉与杂物的不同物理特性分离杂物。 ❹擦拭式清杂。多用于含杂多而且断枝、铃壳较多的子棉清杂。依靠原料自重从喂棉淌板下滑到锯齿滚筒的表面,被锯齿滚筒钩拉带走。固定刷主要起压紧铺平作用,使子棉牢牢地钩在锯齿上,一部分硬杂物被固定刷(钢丝刷)抖落。被锯齿带走的子棉经过与除杂刀的多次撞击,大部分杂物被抖落清除,而子棉被脱棉辊刷脱。锯齿滚筒的圆周速度为5~8米/秒,脱棉辊的圆周速度宜大于锯齿滚筒速度的1.5倍以上。以上几种清杂方法,常在一台清棉机上同时采用,其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