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梭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梭梭唆唆so1so1(名)❶吗啡的别名:招场伙卖~生意兴隆。(川剧·夺印) ![]() ![]() ![]() ![]() ![]() 梭梭suō suō〈形〉很频繁。[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两眼梭梭跳,必定悔气到。” 次数多 次数多累(累次;累累;累次 累仍) 数(数回;数次;数四;频数;~见不鲜) 屡(屡屡;屡次三番) 亟(~来问讯) 骤(~战~胜) 迭次 几番 连番 叠次 展转 故故 ☚ 动作的次数 个数 ☛ 梭梭saxoul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ey.)Bunge,又称梭梭柴、琐琐。藜科,梭梭属。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蒙古和中亚地区也有分布。是著名的沙生植物。小乔木或灌木高1~7 m。树皮灰白色。当年生枝细长,绿色,二年生枝灰褐色,有环状裂缝。叶对生,退化成鳞片状,呈宽三角形。花两性,单生于叶腋;小苞片2,花被片5,膜质;雄蕊5;子房球形,花柱极短,柱头2~5。胞果扁球形,果皮黄褐色,肉质。种子横生,胚螺旋状,无胚乳。4月底至5月初开出数量繁多的花,但子房暂不发育,处于休眠状态,称夏眠。到秋天后才开始发育,于10月底或11月初成熟,随即进入冬眠。抗旱、抗热、抗寒、耐碱,能固定流沙,生长迅速。为优良的固沙造林树种和薪炭树种。嫩枝是骆驼、驴、羊的良好饲料。 梭梭 梭梭别名琐琐、梭梭柴。小乔木,高1—6米。树冠通常近半球形,木材坚而脆。叶退化为鳞片状,宽三角形。花单生叶腋。种子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产阿勒泰、乌鲁木齐、昌吉州、裕民、托里、克拉玛依、沙湾、奎屯、乌苏、精河、霍城、伊宁、哈密、鄯善、托克逊、焉耆、库尔勒、若羌、轮台、阿克苏等地。为荒漠地区优良固沙造林植物,国家三级重点保护物种。也是良好的饲用植物,骆驼喜食。木材坚实,为优良燃料。 梭梭藜科灌木或小乔木。高9 m。树皮灰白色,木材坚脆。枝对生,一年生枝绿色,具关节,节间长0.4~1.2 cm,径约1.5 mm。叶鳞片状,宽三角形。花两性,单生于二年生枝上的短枝叶腋,花被片矩圆形先端钝,背面先端下1/3处生翅状附属物。胞果黄褐色。种子黑色,径约2.5 mm。花期5~7月,果期9~10月。产新疆、甘肃西部,宁夏西部,青海和内蒙古。全属11种,分布地中海沿岸至中亚。中国有本种和白梭梭两种,白梭梭产新疆北部。优良固沙造林树种。木材坚硬,发火力强。嫩枝是骆驼和羊的饲料。 梭梭 梭梭suosuoHaloxylon ammodendrom藜科。灌木或小乔木。高1~4米,常密集成灌丛。树皮灰白色,二年生枝灰褐色,当年生枝细长,对生,绿色,有关节,节间长4~8毫米。叶对生,退化成鳞片状宽三角形,基部连合,叶腋内有绵毛。花两性,单生于叶腋,花被片5,长圆形。果期自背部生横生的翅,胞果半圆球形。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是荒漠中特有的叶退化和落枝性的超旱生的无叶小乔木,形成特殊的荒漠丛林。深根性,分枝多,耐瘠薄,抗旱性极强,耐沙压及风沙吹袭,为我国西北重要的固沙造林树种。木材坚实,可供牧区搭畜棚及薪炭等用; 嫩枝为骆驼及羊的饲料。 ☚ 优若藜 樟树 ☛ 梭梭 梭梭藜科梭梭属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产于武威、民勤、金塔、玉门、酒泉、安西、敦煌等地。强阳性沙生植物,固沙造林重要树种。喜生于质地疏松的土壤上,多见于现代湖盆、古河道、山间谷地等周围的沙地、地下水位不深的固定及半固定沙丘和沙砾戈壁滩地。根系深长,主根常达3~5米。叶退化,靠绿色嫩枝营光合作用。枝条是优良薪柴。嫩枝驼、羊喜食。为丛蓉的寄主。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 青檀 领春木 ☛ 梭梭〈形〉形容肌肉连续跳动的样子。也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