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梨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梨园lí yuán唐代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王建《霓裳词》: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梨园 梨园唐玄宗时教授伶人的处所。《新唐书·礼乐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在当时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光化门(一说芳林门)外禁苑中,园内有“梨园亭”,供演奏乐曲用;有“会昌殿”,是唐玄宗亲自按乐之处。后世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将演剧的处所称“梨园”,将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子弟”,皆本此。 ☚ 教坊 梨园弟子 ☛ 梨园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开元二年(714)设立。地点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见《旧唐书·中宗本纪》。一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其中分设男女二部,见《旧唐书·音乐志》。唐玄宗曾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亲自教习于梨园,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后人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源出于此。参看任半塘《唐戏弄·梨园考》。 ☚ 宫人 宜春院 ☛ 梨园 梨园líyuán━━ 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之地。后以代戏班或演戏之地。宋·欧阳澈《玉楼春》词:“兴来笑把朱弦促,切切含情声断续。曲中依约断人肠,除却梨园无此曲。” ☚ 银管 笙簧 ☛ 梨园借指戏班。清王鹏运《花犯》词: “梨园至今散如烟风尘共吊影,惊心凋悴。” 梨园líyuán指戏班或戏曲界。 梨园líyuán〈名〉戏院或戏曲界:梨园奇葩。 梨园旧时戏班子称为 “梨园”,戏曲演员称为 “梨园子弟”。为什么如此称呼呢? 梨园(一) 唐玄宗曾选乐工三百人,宫女数百人,教授乐曲于梨园,亲自订正声误,号“皇帝梨园子弟”。后世则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梨园故址一在长安 (今西安市) 禁苑中,一在宜春院。此事记于《新唐书·礼乐志》及《旧唐书·中宗纪》等。 梨园原指唐玄宗时,长安城内宫廷艺人学习音乐的场所。后用以指代戏班或戏曲界。唐玄宗李隆基通晓音律,酷爱音乐,曾经从宫廷中选录了三百名乐工,让他们在长安城光化门北禁苑中的梨园演习音乐,并且常常亲自为他们订正声误。当时人们把这些乐工称为“皇帝梨园弟子”。(见《新唐书·礼乐志》)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學校部 > 專科學校 > 梨園 梨園 líyuán 唐玄宗時在内廷設立的音樂、歌舞教學機構,以教習法曲爲主。因設在禁苑梨園中而得名。梨園由宫廷派中官主管,樂師有李龜年、雷海青等。另長安太常寺屬下有梨園别教院,東都洛陽太常寺有梨園新院,是培養音樂人材的基層機構。别教院和新院爲教坊選拔人材;教坊坐部伎爲内廷梨園選拔人材。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新唐書·禮樂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宫女數百,亦爲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 梨园lí yuán清代江湖社会谓戏馆。《清门考源·各项切口·江湖类》:“梨园: 戏馆也。” 《江湖通用切口摘要》:“戏馆曰梨园。” 梨园指戏班或演戏场所。原为唐玄宗时教授伶人的处所。侯方域《马伶传》:“马伶者,金陵~部也。”又:“~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娱乐场所 娱乐场所演出场所:剧院 剧场 戏院 另见:娱乐 行乐 表演 唱歌 ☚ 娱乐场所 游息场所 ☛ 文体界 文体界坛(文~;乐~;歌~;舞~;曲~) ☚ 阶层 派别 ☛ 梨园 351.梨园(p1598.3)义项一释文有云: “唐玄宗曾选乐工三百人,宫女数百人,教授乐曲於棃园,亲自订正声误,号‘皇帝棃园子弟’。见《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后世因称戏班为棃园,戏曲演员为棃园子弟。……” ☚ 极谈 楚弓楚得 ☛ 梨园lí yuán传授伶人技艺的场所,也代指戏曲界。《新唐书·礼乐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号皇帝~~弟子;宫女数百,亦称~~弟子。”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光化门北禁苑中。一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其中分设男女二部,玄宗曾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歌舞,有时亲加教正,称为“皇帝梨园弟子”。梨园有编辑(负责节目的选撰);乐营将(负责培养演员);梨园弟子(演员)。分坐乐部、立乐部等。后人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梨园 梨园唐代禁苑园林和教习宫廷歌舞艺人之所。一处位于长安光化门之北的禁苑中,另一处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唐初,是宫廷的风景园林,园中有宫殿、球场、梨园亭等,是皇帝游赏、娱乐之所。景龙时,中宗曾命臣下入园分朋拔河为戏,景云中,由临淄王李隆基、嗣虢王李邕、驸马杨慎交、武秀等人组成的球队曾与吐蕃球队进行过比赛。开元以后,置院于梨园,教习乐舞,玄宗自任梨园崔公(一称崖公),下设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前者负责编撰节目,李白、贺知章都曾参加过创作; 后者负责培养乐舞艺人。李龟年、雷海青、公孙大娘均任过乐营将。由于玄宗精通乐律,于听政之暇,亲加教习,故其中学艺之人又称“梨园弟子”或“皇帝弟子”。梨园弟子中有坐部、立部、小部、男部、女部以及舞部之分,实际上梨园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座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 ☚ 教坊 宣春院 ☛ 梨园 梨园唐代禁苑园林和教习宫廷歌舞艺人之所。一处位于长安光化门之北的禁苑中,另一处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唐初,是宫廷的风景园林,园中有宫殿、球场、梨园亭等,是皇帝游赏、娱乐之所。景龙时,中宗曾命臣下入园分朋拔河为戏,景云中,由临淄王李隆基、嗣虢王李邕、驸马杨慎交、武秀等人组成的球队曾与吐蕃球队进行过比赛。开元以后,置院于梨园,教习乐舞,玄宗自任梨园崔公(一称崖公),下设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前者负责编撰节目,李白、贺知章都曾参加过创作; 后者负责培养乐舞艺人。李龟年、雷海青、公孙大娘均任过乐营将。由于玄宗精通乐律,于听政之暇,亲加教习,故其中学艺之人又称“梨园弟子”或“皇帝弟子”。梨园弟子中有坐部、立部、小部、男部、女部以及舞部之分,实际上梨园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座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 ☚ 教坊 宣春院 ☛ 梨园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一在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有广场,兼可拨河、打球。见《旧唐书·中宗本纪》。一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其中分设男女二部。玄宗曾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歌舞,有时亲加教正,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后人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 散乐 长鼓舞 ☛ 梨园 梨园唐代宫廷乐舞培训机构。因设在禁苑的梨园中而得名。“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此院 ” 梨园弟子统由指派的中官主管,玄宗每有新曲,常交梨园演奏,并亲自指导排练。梨园还设有 “小部音声”,是由 “梨园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以下”。属幼年培训班。此外在宫外还设有“梨园别教院”约1000人,属长安太常寺,技艺水平比宫廷梨园略低一筹; 洛阳太常寺亦有个“梨园新院”,有1500人,其专业为演奏一般的俗乐,技艺水平不是很高,其中优秀人材才可能入选教坊的坐部伎。安史之乱后,779年梨园解散,一部分人留归太常寺。后人称戏曲表演场所为 “梨园”、艺人为 “梨园弟子”,戏曲界为 “梨园行”、戏曲表演世家为“梨园世家”都溯源于此。 ☚ 蒙万赢 左右军百戏 ☛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玄宗曾选乐工300人和宫女数百人,教授乐舞于此,亲自订正声误,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禁苑中。当时好的乐工多出身于梨园。后世将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梨园 梨园原为地名。唐玄宗李隆基时专门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处在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内有梨树果园,供皇家饮宴游乐。另一处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其中分设男女二部。李隆基不仅喜爱歌舞,而且通晓音律,自登基后(公元714年),更加提倡,并选坐部仔子弟300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练歌舞,有时亲加教正并司鼓。被选入的歌舞艺人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后人称戏班、戏院为“梨园”,戏曲界为“梨园界”、“梨园行”。将戏曲演员称“梨园子弟”或“梨园弟子”。 ☚ 京剧 科班 ☛ 梨园 梨园西汉苑囿园林名。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三十八里车箱坂下,因有梨园一顷,数百株,青翠繁密,故称。 ☚ 骊山汤 袁广汉园 ☛ 梨园li yuanthe Pear Garden—the theatre 梨园pear orchard 梨园Pear Garden—theatre;theatrical world 梨园唐代官府伎乐机构。起初为专门训练俗乐男乐工之所,设在唐长安城光化门以外禁苑之中。后来唐玄宗又亲选太常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及宫女数百人于宫中教习乐曲,称皇帝梨园弟子。此外,在长安有梨园别教院、在洛阳又有梨园新院之设,均属太常寺管理。此后梨园遂为乐工机构之代称,而梨园弟子亦为乐工弟子之代称。 梨园唐代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机构。中宗时设在长安光化门禁苑中,有广场,兼可拔河、打球。见《旧唐书·中宗本纪》。玄宗时改设在蓬莱宫侧的宜春院。分设男女两部,选乐工三百人,宫女数百人于梨园教授乐曲。玄宗懂音乐,常亲自订正声误,乐工称“皇帝梨园子弟”,宫女亦称“梨园子弟”,见《旧唐书·礼乐志十二》。后世遂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