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边吹笛谱词集。清凌廷堪(1755—1809)撰。一卷。廷堪有《校礼堂集》已著录。此集成于嘉庆五年(1800),作者手自编定, 厘为二卷,由弟子张其锦首刻于道光六年(1826)。取姜白石“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名集,可见作者所宗。今人陈乃乾合为一卷。收词一百四十四首,散曲一首做为补录。作者精于音律,故用律审慎,其词极宜咏歌。题材多为即景、 记游、怀古,写情抒怀之作为作者所长。作者固非专主姜夔一家,而取材、造境、语言、情韵终以姜氏影响为最著。有《清名家词》本。《粤雅堂丛书初编》本作“二卷,补录一卷”。 梅边吹笛谱二卷。清凌廷堪(1755—1809)撰。凌廷堪字次仲,一字仲子。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铨授宁国府学教授。廷堪少时孤寒,追慕江永、戴震之学,博通经史,长于考辨。对中国古代礼制和乐律有专门研究,所撰《礼经释例》,极其湛深,受到当世学者推重。他又潜心于乐,撰有《燕乐考原》,被江藩赞誉为 “思通鬼神”。廷堪亦工诗词,而词尤负盛名。其词格律严谨细密,音调圆润流利,注重意境的渲染刻划。其诗在题材上特多咏史怀古之作,诗词清俊,时时夹以精警的议论。著有《校礼堂文集》三十六卷、诗集十四卷、《礼纪释例》十三卷、《燕乐考原》六卷。此集为所著之词。以 《梅边吹笛谱》为名,是取姜夔 “暗香”句意。共一百五十阕,为廷堪手定。外有花犯一阕及折挂令诸散曲,补录二卷之后,为弟子张其锦所增附。尝在《燕乐考原》中谓燕乐原于琵琶,其说至为精确。故其为词,亦守律不苟,自序谓稿中所用四声,非于唐宋人有所本者,不敢辄为假借。所用韵,凡闭口不敢阑入抵颚鼻音,至于抵颚与鼻音亦无。又如集中每调之下,仿柳永、周邦彦、姜夔之例,注明宫调,或注平仄,皆可依据。即其所撰之词,亦直入南宋之室。江藩谓礼经乐律因其千秋大业,即骈体文章,诗余小技,亦不落第二流,非虚誉之词。有 《校礼堂全集》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