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梅花绝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宁宗嘉泰二年(1202)作于山阴,年七十八。咏梅之作,脍炙人口全在后二句表达爱梅之情的奇想。这奇想是受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启发,柳诗云:“海畔尖山似剑芒,春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虽然同用除法,但两诗味道各别。陈衍说:“柳州之化身何其苦,此老之化身何其乐。”这是一层不同。其次是“一树梅花一放翁”的造句,用句中排比的形式,表达的意思特别有味——诗人自恨分身无术,巴不得给每一树梅花配上一个化身,十分生动——表现了他这个梅痴,但凡是梅都爱,总想爱个够,可总也爱不够的心情。这是柳诗没有的韵味。

咏花诗词之《梅花绝句》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雅爱梅花,写过许多咏梅诗,在梅花身上寄托了多种情思。此绝句作于晚年山阴居闲之时,全诗通过赏梅表现了诗人傲然独立,高洁不凡的清怀雅趣。
 起句“闻道梅花坼晓风”,“坼”,为裂开,开放之意。此句诗意是:听说梅花在清晨寒风中开放了。此是“闻道”,尚未亲睹。但这一梅信足以诱发诗人赏梅逸兴。二句写赏梅:
 “雪堆遍满四山中”,以“雪堆”比喻梅花色白,而且花树繁多,并非说梅花开在雪中。此句写梅林之景,不是单枝独树之梅。此句紧承上句,写诗人闻听清晨梅信之后,便柱杖出门赏梅,只见四周岗峦,漫山遍野开满梅花,恰似铺满了晶莹洁白的瑞雪,整个大地银妆素裹,极其赏心悦目。这玉树琼林的大千世界,宏观尚可;如若细赏,岂能穷尽其妙?但世间万物难不倒诗人。他忽发奇想,欲分身而观之。于是诗便转入三、四句: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诗人想道:以何种妙法把自己变化成千万个,乃至亿万个身体呢? 使一树梅前就有一个陆放翁(放翁为诗人别号),尽情地饱赏梅花之高标逸韵。甚而一树梅花就变为一个陆放翁吧!
 此诗虽小,但情味极为隽永。闻梅凌风,赏梅似雪,以显诗人高风亮节和清白品格。下联更是脍炙口的奇警之句。身化千亿,确是奇思异想;“一树梅花一放翁”,更为传神妙语。花人相对,貌异神合。是人是花?谁能分清!诗笔出神入化,赢得历代诗家叹赏。或谓此联从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在峰头望故乡”句学来,抹杀放翁创作之功。仅观上句,放翁确有学步之嫌。试析整联,关键在于下句。子厚被贬岭南,虽化身千亿,只见乡井之悲;放翁赏花,身化千亿,再化而为花。花人合一,神妙莫名。不只意境清绝,且情思深婉,当使子厚叹赏莫及。

《梅花绝句》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梅花绝句》

陆 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前一放翁。

此诗作于宁宗嘉泰二年(1202),时放翁七十八岁,闲居山阴。

上联写梅花不畏寒冽,笑迎晨风,纷繁似雪,遍开山中。这种描写,几乎是咏梅诗中的套语,常可看到,如杜甫诗“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江梅》)许浑诗“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闻薛先辈陪大夫看早梅因寄》)此诗引人注目的是下联。诗人用了一个奇特的设想,极表其爱梅之心: 有什么方法能把自己化为千万个人,让每一枝梅花之前都有个放翁呢?吐语不凡。《红楼梦》写宝、黛诸人赋菊,其中史湘云《对菊》,有“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之句,写其依恋菊花之状,十分传神。李纨评道:“竟一时舍不得离了菊花,菊花有知,倒还怕腻烦了呢!”前人爱梅,亦有沁香入骨、爱之欲餐之语。但与放翁此诗对梅之状、爱梅之心相比,高下深浅自见。不过,这种设想并非放翁首创,显然出自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但两首诗所表现的形象和意境,则全然不同。柳宗元谪居岭南,万里投荒,羁情凄凄,愁思郁郁,其状酸心,其语刻骨。而放翁逸兴遄飞,其对梅的狂态、赏梅的痴情,通过这一设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格调极高。

自唐以来,世人盛赏牡丹,爱梅还是爱牡丹,几乎成了人品志趣雅俗高下的一个标准。隐居孤山的林逋,即以爱梅、咏梅著称。梅以韵胜,以格高,林逋所重,在其韵;放翁所重,在其格。放翁早年师事曾几,曾几尝问:“梅与牡丹孰胜?”放翁以诗作答:“曾与诗翁定诗品,一丘一壑过姚黄。”(《梅花绝句》)梅花的清风亮节,于放翁实为同气,故借梅抒写怀抱。这是放翁性喜咏梅,而且多咏梅的高格,不同于林逋专写其清神逸韵的原因。

此诗在放翁众多的咏梅诗中,更是别具一格。题是梅花,其意在人。不但写人赏梅之状,还隐喻其立身之德。上联写梅,只是下联写人的陪衬。诗人为了能与梅花相亲,不辞冒着清晨的寒风欣赏,则其独抱孤衷之意,自在言外。化身千亿,长在梅前。能与雪洁冰清的梅花心相印、意相通、语相接,则其人之高标绝俗,又跃然纸上。反过来,在百花园中,又有哪种名花,能与时穷见节之士心迹相通?能无愧骨沁幽香、气傲寒雪之美?也许此誉非梅莫属了。咏梅为了咏人,咏人又离不开咏梅,梅乎人乎,两实难分,读这首诗,应于此着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