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梅毒是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疾患。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出现于梅毒感染的第三期。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有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
播散性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多见于感染后一至数年。半数为双侧性。视力减退,伴有闪光幻视及视物变形。玻璃体细微混浊。视乳头边缘模糊,视网膜静脉充盈,血管可有白鞘,黄斑部可有渗出物。眼底可见典型的灰黄色炎症病灶,作播散性分布或融合成片,日久形成由色素包围的萎缩斑,成为本症的特征,成片病灶可产生相应的视野缺损。有的病例可在晚期表现类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色素移动现象,称之为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有时血管可闭塞成白线。终致视神经萎缩。
先天性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胚胎期或产程中由母体感染而来。多合并其它器官的先天性梅毒症状,如Hutchinson齿、鞍鼻等。眼部多并发角膜实质炎。眼底可见多数细小棕色或黑色尘状色素小点,掺杂以黄灰色脱色素斑点,即所谓“椒盐”样眼底,多见于婴儿,为双侧性,眼底改变以周边部为显著。视网膜血管改变不显,严重者视神经萎缩,视力障碍。
多数病例在形态学上有时很难与其他病因的脉络膜视网膜炎加以区别,需作全面体格检查及血清学检查。早期充分驱梅疗法可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