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骺炎
桡骨远端骨骺于18~20岁时闭合,属于关节囊外受压骨骺,对上肢长度的发育有较大影响。青少年体操、技巧运动员和杂技、武功演员,由于常作手翻、支撑、倒立等动作,使桡骨远端骨骺反复负重或承受大于体重的纵轴挤压,可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增生性改变而致本病。
临床症状和诊断为:
❶本病早期的主要症状是腕部疼痛。轻者仅在支撑时疼痛,重者持续疼痛,支撑活动后加重。
❷压痛是早期的主要体征。部位大多在桡骨远端的背侧及桡骨茎突部。
❸后期患者的桡骨远端膨大,背侧触之有肥厚感或骨性增厚感。
❹部分患者腕关节肿胀,滑膜肥厚。
❺少数患者腕关节活动障碍表现为背伸及前臂旋转受限。
❻随着病理演变,较晚才出现X线阳性征象,如骨骺的骺板缘不规则、致密变; 骺板增宽,桡侧缘尤甚,形成喇叭口状; 干骺端也有致密变; 以后骨骺的某些部位可出现骨质稀疏,多见于桡骨茎突部; 骺部肥大压缩变形,桡骨茎突变尖,甚而骨折; 晚期病例,桡骨远端骺部关节面致密变并呈现骨关节病改变; 部分患者桡骨短于尺骨,并出现下尺桡关节半脱位现象。
早期用中药薰洗、按摩、理疗、针灸等疗法,可减轻症状。治疗期间一股不必停训,但应降低腕部支撑训练的负荷量和密度。如症状体征持续存在,X线片的阳性表现加重,可暂停训练,并用腕托固定3周。同时可局部外敷活血消肿药物,每隔2~3天换药一次,待肿痛基本消退为止。固定期间应做身体训练,以保持身体素质。除去固定后,可用刮、拨、振、扣等手法按摩腕部,用揉、捏、推、㨰等手法按摩前臂, 每天1~2次。 一般治疗3周后,即可在医生监护下逐步恢复正常训练。如只有骨骺周缘致密度而无临床症状者,常系本症遗迹,可不必治疗。本病为慢性病理过程,预后良好,极大部分患者呈现一个自愈过程。症状体征发展严重而影响训练者较少。个别患者影响发育,导致下尺桡关节半脱位,继发三角软骨盘损伤和骨关节病,其治疗可参照有关条目。
要注意合理训练,从事上述训练项目的青少年,在一次训练中,手翻、支撑、倒立等动作可达400次以上。根据测定,手翻时腕关节被动背伸活动度可达70~90度,个别达100度。而手翻时手掌着地的推力相当体重的3~4倍,故在此一刹那间桡骨远端承受的纵向压力极大。要使青少年适应这种负荷,训练时须注意循序渐进,使这类动作在整个训练中合理分布,使手腕有缓冲的间歇过程。训练课后要做手腕放松运动和自我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