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桔二叉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桔二叉蚜black citrus aphid茶树芽叶害虫之一, 又名茶二叉蚜、可可蚜, 属同翅目蚜科, 学名为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 桔二叉蚜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0余代, 偏北方茶区以卵在叶背越冬, 南方则多以无翅若蚜在叶背越冬, 甚至无明显越冬现象。据观察在安徽越冬卵于2月下旬始孵,而后不断营孤雌生殖,世代重叠发生, 4月下旬至5月中旬呈现虫口高蜂, 夏季转少,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虫口又有所回升, 直至深秋出现两性蚜交配繁殖, 于11月中旬前后在叶背产出黑而有光泽的卵粒越冬。茶蚜趋嫩多聚于芽下1、2叶叶背刺害,并随芽叶伸育不断向上转移, 同时不断产生无翅蚜。当虫口过密, 养分不足, 即产生有翅蚜迁飞, 扩散为害。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茶蚜发生受气候、芽叶伸育和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据观察, 在安徽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气候适宜 (16~21℃, 相对湿度70%以上),晴暖少雨, 又值一轮芽伸育旺盛, 正适宜蚜虫发生, 春茶受害较重。此后则因气温渐高 (28~30℃以上),暴风雨袭击, 或因夏茶芽叶持嫩性较差, 采摘较净, 天敌增多, 致蚜虫虫口显著下降, 只在丛间少量残存。及至秋季温度转宜,尤其在秋茶不采或早停采的情况下,虫口又有回升。茶蚜天敌较多, 对茶蚜自然控制效应常较显著, 主要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大草蛉、中华草蛉、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等扑食和蚜小蜂等寄生。据报道瓢、蚜比为1:280时, 7天后有蚜梢率下降82%。 防治 茶园注意多次分批采摘, 抑制蚜害, 重点发生的地块和幼龄茶园, 检查掌握有蚜芽梢率10%、有蚜叶叶背平均有蚜虫超过20头时, 及时施药。通常可喷40%乐果或50%辛硫磷3000倍液, 50%敌敌畏,2000倍液等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6000~8000倍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