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四5234名桑树皮。西南官话。四川仁寿〖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根皮 > 桑根白皮 > 桑白皮 桑白皮 sāngbáipí 桑白皮cortex mori属清肺化痰止咳药之一。出《药性论》。见《蕃牧纂验方》。又名桑根白皮、白桑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除去栓皮的根皮(图)。冬季采挖。洗净, 趁新鲜刮去黄棕色栓皮, 纵向剖开, 剥去白皮, 晒干。生用或蜜炙用。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甘, 寒。入肺、脾经。功能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主治:❶牛、马肺热咳嗽,痰多喘急,与知母、杏仁、金银花、连翘、桔梗、桔红、黄芩等配伍, 如清肺止咳散。 ❷胸腹积水,与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陈皮配伍, 如五皮散。牛、马15~60克; 猪、羊6~12克。为末或煎汤灌服。肺虚无火及风寒咳嗽忌服。根皮含桑素(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桑黄酮(kuwanen)A、B、C。煎剂对兔有利尿作用;提取物对麻醉兔有明显降压作用, 对小鼠有镇静作用。 
桑 桑白皮药名。出《药性论》。又名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根皮。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甘、寒。入肝、脾经。泻肺平喘,利水,降压。 ❶治肺热咳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高血压病,糖尿病。煎服: 6~15g。 ❷治小儿鹅口疮。鲜根皮捣汁涂敷。桑树皮中的白色液汁名桑皮汁,又名桑汁、桑木汁、桑白汁,涂敷小儿口疮,外伤出血。根皮含多种桑白皮素(Morace-nin)、桑根皮素 (Morusin)、桑素 (Mulberrin),环桑素,桑色烯 (Mulberrochromene),环桑色烯,桑黄酮 (Kuwanon)A、B、C,白桦脂酸等。还含多种桑黄酮、桑葛酮、桑色呋喃,又含桑糖蛋白A、桑多糖等。煎剂对兔有利尿作用,提取物对麻醉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对小鼠有镇静作用。桑根皮素等酸性成分对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代谢TXB2有抑制作用。 桑白皮sāng bái pí《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桑(80)。药名。 【基原】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除去栓皮的根皮。 【别名】桑根白皮(《本经》),桑根皮、桑皮(孟诜),白桑皮(《山西中药志》)。原植物参见“桑叶”条。 【性味】甘,寒。 ❶《本经》:“甘,寒。” ❷《别录》:“无毒。” ❸《药性论》:“平。” ❹《医学启源》:“气寒,味苦酸。” 【归经】入肺、脾经。 ❶《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❷《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❸《药品化义》:“入肺、大肠二经。” 【功用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❶《本经》:“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❷《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 ❸《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❹孟诜:“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 ❺《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 ❻《本草纲目》:“泻肺,降气,散血。” ❼《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疸,通二便,治尿数。” ❽《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二至五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桑白皮sāngbáipí中药名。出《药性论》。别名桑皮、桑根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L. 的根皮。主产于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甘, 寒。入肺、经。泻肺平喘, 利水, 降压。治肺热咳喘, 水肿, 脚气, 小便不利, 高血压病, 糖尿病。煎服:6 ~12 克。本品含桑根皮素、桑素、环桑素、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鞣质等。煎剂对兔有利尿作用。提取物对麻醉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对离体蛙心呈抑制作用, 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 对小鼠有镇静作用。 桑白皮 桑白皮桑白皮,又名桑根皮、桑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桑根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根皮。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主产于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省。 本品味甘、微苦,性寒。归肺经。功能泻肺火,降气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凡肺热咳喘,痰稠而黄,一般可配贝母、黄芩之类。如兼手足心热,或身热心烦,常配地骨皮、甘草,如《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又肺中痰热郁遏,咳痰唾血者,《经验方》用桑白皮、糯米为末,调服。对于水饮停肺所致的胸满喘急,亦可用本品降气行水,如《本草汇言》用桑白皮配麻黄、杏仁等同用。诸凡肺经痰热水气,实邪壅遏,均可用本品清利肺气,泄热行水,所以说“泻肺气之有余,非桑皮不可。”至于肺虚有热而咳嗽者,亦多用之,但常需与补肺药同用。如《永类钤方》补肺汤,治咳嗽日晡发热,用桑白皮清肺热,配熟地、人参、紫菀、黄芪、五味子等养阴、益气、敛肺之品。桑白皮的利尿作用与其清肺降气的功能相结合,对于风水、皮水等阳水实证,亦有良好的疗效,因肺为水之上源,肺气清肃,水更流畅。如《中藏经》五皮饮,即以本品配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等治疗水湿逗留,小便不利,面目浮肿,或腹满上气,或发热咳嗽等证。又鲜桑白皮中的白汁,可敷金疮,有止血作用。《本草求原》云: 本品亦治“目昏”。现代报道用治高血压病,有一定降压作用。煎服,6~15g。清热利水生用; 入补肺药,蜜炙用,既可缓其寒性,又有润肺作用。若肺寒无火,或因感冒风寒引起的咳嗽勿服。 实验研究: 根皮含多种桑黄酮、桑白皮素、桑葛酮和桑色呋喃,其中桑黄酮G及H、桑葛酮C及D和多种桑白皮素都具降压作用,桑色呋喃A有抗菌作用。还含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桑根皮素、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5,7-二羟基色酮和鞣质等。 动物试验有利尿作用,煎剂或多种溶媒提取物对正常或高血压动物,有降压作用,并伴有心动徐缓。对血管有扩张作用,提示有效成分为拟胆碱样物质,提取物对离体动物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小鼠可产生镇静和安定,微弱的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能抑制某些动物实验性炎症反应,并有轻度的镇咳作用,有报告其热水提取物体外实验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的抑制率为70%左右。 ☚ 葶苈子 白果 ☛
桑白皮 桑白皮本品又叫桑皮,为桑科植物桑Monl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刮去表层黄棕色,剥取根皮,切段,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干燥根皮呈长而扭曲的板形,或双边向内卷曲成半筒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4mm。外面牙白色或微显黄色,少数有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表面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毛状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顺纹。纵向辟破显纤维形。体轻,质柔似草,纤维性强,不易折断。臭微弱,味甘。 桑白皮为太阴人药。功能为泻肺火,定喘嗽。主要用于太阴人咳嗽、喘息。如《东医寿世保元》麻黄定喘汤,常用本品配麻黄、杏仁、黄芩、桔梗等药治疗太阴人肺热咳嗽、喘息。常用量5~15g。 ☚ 紫菀 椿皮 ☛ 00021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