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桑瘿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桑瘿蚊mulberry gall-midge吸食桑芽顶芯的害虫之一,双翅目,瘿蚊科。学名为 Diplosismoricola Matsumura,别名桑瘿蝇。
生活习性 桑瘿蚊每年发生3~4代,以最后1代的囊包幼虫(即“休眠体”)在1~10厘米的土壤中休眠。当年12月中下旬开始解除滞育而化蛹。1月上、中旬羽化出土,后于桑园中交尾,产卵于桑芽里。幼虫孵化后用口器刺伤嫩芽组织,吮吸汁液,经7~14天后老熟,体色由淡黄色逐渐加深到淡橙黄色。老熟幼虫爬出芽外而弹跳落地,钻入泥土中吐丝结茧变成囊包幼虫,约经7天,虫体伸直,变短加粗而开始化蛹。蛹期约经7~10天,便羽化出土。羽化多于傍晚,一般当晚交尾产卵,成虫寿命1~6天,雌比雄稍长。一头雌虫产卵40粒左右,堆产,每堆数量不一,一般2~9粒,卵期2~4天。每年以1、2代的发生数量为多,桑树受害也严重。 分布为害 桑瘿蚊在中国主要发生于广东省的顺德、南海、中山等蚕区。桑瘿蚊主要为害桑芽,成虫在桑芽上产卵,幼虫吸食嫩芽汁液,轻者造成芽叶畸形卷曲,重者造成芽叶枯死,致使侧枝丛生,树势矮小,严重影响桑树的产量。 防治 翻耕桑园晒土杀死休眠体;每亩用1.5%甲六混合粉2公斤,稀释1,500倍液处理土壤;40%乐果乳油、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在盛孵期喷布桑芽,药杀幼虫;利用活雌虫进行性诱,诱杀雄虫。 桑瘿蚊mulberry shoot gallmidgeDiplosis mori-cola Matsumura,双翅目,瘿蚊科。在中国主要发生于广东省的顺德、南海、中山等蚕区。成虫似蚊,体形小,1.5~2mm,体淡黄色,前翅匙状,柔软,有脉纹4条,后翅退化成平衡棍。幼虫蛆状,纺锤形。一年发生3~4代,以最后一代包囊幼虫在土壤中越冬。主要分布于广东蚕区。浙江、山东等地的桑瘿蚊(Epimyia sp.)在发生时间、代数、小气候等方面与广东的差异很大,形态也有差别。桑瘿蚊以成虫在桑芽上产卵,幼虫吸食嫩芽汁液。宜采用耕翻晒土,杀灭休眠体;于每代幼虫孵化后2~4天用40%乐果或80%敌敌畏1 000倍液喷杀;土壤撒施喹硫磷、甲基异柳磷等农药等措施防治。 桑瘿蚊 1.雌成虫 2.幼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