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香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香虫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别名:黑兜虫,瓜黑蝽,昆板虫,蜣螂虫,打屁虫,屁巴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干燥全虫。

全体椭圆形,长1.7~2.2厘米,宽1~1.2厘米,体一般紫黑色,带铜色光泽,头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较黑。头小,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呈卵圆形,位于近基部两侧;单眼1对,橙黄色;喙较短,触角5节,第1节较粗,圆筒形,其余4节较细长而扁,第2节长于第3节。前胸背板前狭后阔,前缘凹进,后缘略拱出,中部横直,侧角显著;表面密布细刻点,并杂有黑皱纹,前方两侧各有1相当大的“眉形区”,色泽幽暗,仅中部具刻点。

小盾片大。翅2对,前翅为半鞘翅,棕红色,翅末1/3为膜质,纵脉很密。

足3对,后足最长,跗节3节。腹面布细刻及皱纹,后胸腹板近前缘区有2个臭孔,位于后足基前外侧,能由此放出臭气。

雄虫第9节为生殖节,其端缘弧形,中央尤为弓凸。成虫越冬,隐藏石隙间。

弱虫无翅,成虫有翅能飞,均能食害瓜类植物。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冬、春二季捕捉。捕得后放罐内,加酒,盖紧,将其闷死,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干燥虫体呈六角状椭圆形而扁平,表面红棕色或棕黑色,长约2厘米,宽约1.2厘米。头很小,呈类三角形。

背部有膜质半透明的翅2对,将翅除去后可见背部橙红色,有节,近边缘有1毫米宽的边,棕褐色与棕色相间排成节纹状。胸部的足多已脱落。

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有油光,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

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油样粉状物,气如茴香,味微咸。

以个均匀、棕褐色、油性大、无虫蛀者为佳。主产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味咸,性温。入肝、肾经。理气止痛,温中壮阳。治胸膈气滞,脘痛痞闷,脾肾亏损,腰膝酸楚,阳萎。

内服:煎汤3~6克;亦可入丸、散剂。阴虚阳亢者慎服。

❶ 治胸脘肋痛:九香虫90克,炙全蝎60克。研未,蜜丸,每丸3克重。

每次半丸,日2次服(《吉林中草药》)。

❷ 利膈间滞气,助肝肾亏损:九香虫30克(半生半熟),车前子12克(微炒),陈皮12克,白术15克,杜仲24克(酥炙)。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5克,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心服,临卧仍服1次(《摄生众妙方》)。

虫体含脂肪、蛋白质及甲壳质。脂肪中含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脂肪酸一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其臭味来源于醛或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