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桃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桃鳧 桃鳧 táofú 亦稱“鬼髑髏”、“桃梟”、“桃奴”、“梟景”。薔薇科植物桃的未成熟而枯死懸於樹上的乾果。因其乾懸樹上,如鳥磔木之狀,故稱“桃梟”。矩圓或卵圓形,黄緑色,質堅。主治盗汗,遺精,瘧疾。始載於秦漢典籍。今稱碧桃乾。《神農本草經·下經·桃核仁》:“桃鳧,微温。主殺百精物。”南朝宋·雷斅《雷公炮炙論·桃仁》:“其鬼髑髏只是千葉桃花結子在樹上不落者,於十一月内採得,可爲神妙。”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桃核》:“桃梟,味苦。主中惡腹痛,殺精魅五毒不詳。一名桃奴,一名梟景。”參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一·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