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

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大毁于元,时兴时废于明清。桃花源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的美誉。
目前的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拥有数块金字招牌,先后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著名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旅游市场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等。主景区内,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福地洞天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个景区近百个景点。其中一级景点56个,占59%。同时景区还有百里沅江风景线、战国采菱城遗址、仙姑洞、热市温泉、宋教仁故居、翦伯赞故居等外围景观。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渔村夕照(又称三日同辉),位于主景区桃源山内。

☚ 风景名胜/度假区   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 ☛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

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桃源县南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点)。总面积157.55平方公里,其中 “世外桃源”主体景区面积15.8平方公里,“武陵渔川”沅水风光带水域面积44.8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面积96.9平方公里。“世外桃源”地处桃花源镇桃源村水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1.66平方公里。属雪峰山余脉的低丘山地,包括桃源山、桃花山两部分,沅水紧贴桃源山麓自西东流,最高海拔约200米,系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群山环抱,层峦叠翠,清泉小溪,石阶曲径,亭台碑碣,古木修竹,奇藤异草,桃树漫山。桃花源植被属华中区系武陵山植物区,种类繁多,共有木本植物63科339种,草本植物84科302种,哺乳类野生动物17种,鸟类29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香果树、篦子三尖杉、福建柏、杜仲、鹅掌楸等,成片的天然常绿阔叶林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为81.3%。茂林修竹与山峦、岩体、水体、河洲、洞穴、峡谷、天象、生物景观融为一体,内部幽奥秀美,外部雄浑壮阔。特别是十万多株桃树遍布山间,分属63个品种类型。十里桃花路,春来遍是桃花水,水上桃花似火红,构成“桃花流水”美景。晋以前名乌头村,早在汉代即以林壑幽静闻名。西晋末叶,道教进入桃源山,于山中筑亭建屋。传说沈羲在桃源洞穴修炼得道。隋末道宫被毁。唐初重建道观,逐步形成了从沅江畔到桃源山的建筑群。大历年间,茅山派祖师黄洞源率弟子在桃源观修真,桃源山与北面相距约10公里的绿萝山齐名,同为道教圣地。唐末五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称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四 “桃源山白马玄光洞天” 和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二绿萝山福地,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籤》 中列为第三十五洞天和第四十六福地,是大地名山间仙人所居胜境,被誉为 “洞天福地”。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 作 《桃花源诗并记》。后有人称此地即是陶记中所描述的理想王国 “世外桃源”。北宋《太平御览》引 《武陵记》载: “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寻水号曰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 又称“昔有临沅黄道真,住黄闻山侧钓鱼,因入桃花源。陶潜有《桃花源记》。今山下有潭,立名黄闻,此盖闻道真所说,遂为其名也。”唐永贞元年 (805),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在常德生活十年,创作了大量诗歌,不仅将早已仙化了的道教圣地与陶记联系起来,而且与时任朗州刺史的窦常一道将诗化的文学描写、艺术图像实物化。文以景出,景因文存。刘禹锡以其在中晚唐诗坛的卓越地位,促成了桃花源的面世。北宋时期,当地官府奉诏在桃源山大兴土木,宫观纵成,殿宇相连,晨钟暮鼓,香客云集,气势磅礴,桃花源遂成为名满天下的风景胜地。元末道宫毁于兵火。明清两代,桃花源景观逐移至桃花山。明景泰六年 (1455) 建殿宇。明末荒废。清光绪十八年(1892),知事余良栋重修靖节祠,沿山布置亭阁,以陶氏诗文命名,但已难恢复旧观。1949年后,政府多次对景区修缮油饰。1992年始进行全面修复和开发。现已辟为桃仙岭、桃花山、秦人村、桃源山、灵镜湖等景区,有100多个景点。其中有古建筑群21处(含明清古建筑18处),建筑面积10080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缆船洲(烂船洲)、秦人洞、遇仙桥、炼丹台、瀹鼎池、摩顶松、空心杉、桃花溪等合称桃源洞八景 (俗称桃花源 “内八景”)。桃川仙隐、白马雪涛、绿萝晴画、梅溪烟雨、浔阳古寺、楚山春晓、漳江夜月、潼舫晚渡等名 “桃源八景”(俗称桃花源 “外八景”)。水府阁、桃川宫、天宁碑院、菊圃、遇仙桥、桃花观、高举阁、秦人村为桃花源新“内八景”。“桃源仙境” 为常德十景之一。桃花源集古老、神奇、幽奥、秀美、壮阔、清丽于一地,熔诗情画意、寓言典故、乡风民俗于一炉,千百年来为无数文人雅士所向往。园内多古碑刻,刊古今吟咏和文章书法。徐陵、孟浩然、张旭、王维、王昌龄、李白、刘长卿、韩愈、刘禹锡、杜牧、李群玉、齐己、梅尧臣、张顒、王安石、苏轼、秦观、胡宏、黄庭坚、陆游、朱熹、姜夔、元好问、文澍、王守仁、沈周、文征明、江盈科、袁宏道、袁中道、李渔、杨嗣昌、钟惺、谭元春、查慎行、陶澍、王文治等文人墨客、羽士高僧留下的2000多首诗韵散文,不仅丰富了桃花源的文化内涵,更使其名千古流传。桃花源一带流行喝“擂茶”习俗,相传始于东汉。游山品茗,俨然当年武陵渔人访桃花源。桃花源与武陵源、猛洞河、吉首凤凰旅游区在一条旅游线上,构成湖南西北部旅游大区。区内辟有 “桃源人家” 专项旅游项目。一年一度的“中国湖南桃花节”和 “桃花源 ‘福’ 文化节”,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

☚ 桃源县   桃仙岭景区 ☛
000144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