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寺
位于市西南郊。为黔北庄园格局的庙宇。系明代播州(今遵义)土司杨应龙家族的一处主要庄园,建有杨氏家庙,故亦名桃溪庄。杨氏起兵反明被平后,万历二十八年(1600)庄园、家庙被焚。后建延禧寺,再更名崇德庙,又因侧近桃溪,故咸呼今名。寺观画栋雕梁,结构为穿斗梁柱不对称式庭院,呈我国西南建筑风格,在黔北梵宇中别居一格。正殿与廊庑,原有佛祖、观音、韦陀、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泥木雕像,扮相献趣,耐人供瞻。环寺以碧瓦粉墙、苍松翠柏、荷池花圃,四外绿林澄溪、沃野平畴,景色更见鲜丽,而有“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佚名者所撰寺联)之意致。寺后小山错布杨氏宋、元石室墓群,俗谓“皇坟”,墓道口又多石刻造像,更为此地容貌生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