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戈里圣咏
中世纪基督教兴起后,音乐与祈祷词相结合,形成了以教会为中心的音乐。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戈里一世(590—604)改革教堂歌调,明确规定了一套既丰富又统一的演唱曲调,记录在唱经本中,搁置在罗马大教堂的祭坛上,自此,罗马教会的音乐就从这部永恒不变的经典中去寻找原则了。
格里戈里圣咏(也称无伴奏齐唱乐)源于希腊和希伯来音乐,只有单一的旋律,没有和声与对位。它自由流动的旋律精巧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形成一个从容不迫的流畅的有机整体。格里戈里的艺术是单音音乐最美丽的花朵,它的旋律优美多变,成为这一音乐最完美的形式。
格里戈里圣咏有3000多首,构成无名歌曲的主体,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宗教歌曲的珍品。1500多年来,它们培育了欧洲的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和艺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