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格致镜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格致镜原》《格致镜原》
《格致镜原》,清人陈元龙编撰。此书是清代私人著述的类书中较为精核的一种。 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博学多识,曾任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有《爱日堂文集》。《格致镜原》100卷,内容、体例均与《事物纪原》相近,也是探求事物的本原始末的。所谓“格致”,取《礼记·大学》“格物致知”之义;“镜原”则是探本鉴源的意思。全书分为30类,每类分子目若干。每一子目分列若干项内容,广采博收,内容繁富,而编次颇有条理。自经、史至稗编野乘,都在摘钞、收录范围之内,而以明人著作为下限。所征引的材料都注明出处,但也没有一一注出篇名和卷数,引用时须注意同有关书籍核对。 此外,官修类书如《分类字锦》64卷,何焯等奉命编撰;私人著述的类书如《事类赋统编》93卷,黄葆真增辑,此书系把宋人吴淑的《事类赋》、清人华希闵的《广事类赋》、王凤喈的《续广事类赋》、吴世旃的《广广事类赋》等 辑在一起,并加以增益补充而成;小型类书如《角山楼增补类腋》,姚增谦原撰,赵克宜增辑;上述诸书,都是堆砌华丽辞藻,讲求骈偶声律,供写作应制诗赋或骈文之用,当时虽较流行,今天只是从类书流别与发展来看,尚有一定史料价值。 格致镜原 《格致镜原》是一部考订事物起源沿革的清代专门性类书。清陈元龙康熙年间编。本书汇辑古籍中有关博物和工艺的记载,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建筑、器用、动植物等,属博物之学,因名“格致”;每物必探本鉴源,略仿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之例,故名“镜原”。主要版本有康熙五十六年(1717)海宁陈氏广州刻本;雍正十三年(1735)海宁陈氏重印本;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大同书局石印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1971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雍正本,附新编四角号码索引,使用方便;1989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雍正本。 陈元龙(1652-1736),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授编修。治粤7年,政声颇佳,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简。书法甚佳,尤工楷书,服膺赵(孟頫)、董(其昌)。著有《爱日堂文集》。 该书共100卷,分30类,计卷1-卷4:乾象类,卷5-卷10:坤舆类,卷11-卷12:身体类,卷13-卷18:冠服类,卷19-卷20:宫室类,卷21-卷26:饮食类,卷27:布帛类,卷28-卷29:舟车类,卷30-卷31:朝制类,卷32-卷36:珍宝类,卷37-卷40:文具类,卷41-42:武备类,卷43-卷44:礼器类,卷45-卷47:乐器类,卷48:耕织器物类,卷49-卷52:日用器物类,卷53-卷54:居处器物类,卷55-卷56:香奁器物类,卷57-卷58:燕赏器物类,卷59-卷60:玩戏器物类,卷61:谷类,卷62-卷63:蔬类,卷64-卷67:木类,卷68-卷69:草类,卷70-卷73:花类,卷74-卷76:果类,卷77-卷81:鸟类,卷82-卷89:兽类,卷90-卷95:水族类,卷96-卷100:昆虫类。每类复按它所属的物名,分之为目。如乾象类有天、日、月、星、风、雷、露、霜、雪、雹、虹霓、雾14目;居处器物类下分:几、案、桌、椅、床、榻、屏风、帘、帷帐、被、枕、席、簟、褥、毡毯、竹夫人(乘凉用具)、汤婆子(暖足瓶)、衣架、巾箱、囊、柜、簏、奁、匣24目。各类共有886目。其中有的不够单独分为一类(目),就附在相关的物名之后,如浑天仪、刻漏、候气就附于“天”目,渔猎、工艺用具附于“耕织器物”等。若目下所记事物久远,资料较多,则以总论、各类、称号、纪异再行标目区别。一般先总论,引古书讲该字字义和该物的来源,次列有关材料。如“床”下又有宝床、香床、金玉床、石床、诸床、踞床、欹床、醉床等。 该书集宋以来有关事物起源类书之大成,内容广博,特色鲜明。该书采择材料的范围广泛,以经史为主,旁及杂记、俗说、野乘;编次具有条理,有些资料虽出于近世之记载,未能追溯其本源,但体例井然,无冗杂之弊病。引文多据原书善本,并列书名于文前,偶有不能举出书名者,亦注明某人说,便于考核。校勘精核,很少讹文脱字,足资考证。本书具有较高使用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科学技术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书在清代影响很大,据说当时一般读书人几乎家家案头都置有一部。 格致镜原类书。清陈元龙(1652—1736)编。一百卷。元龙有《历代赋汇》已著录。此编辑录古今经史、杂记、小说、野史、字书等文献中各种器用、文物名目内容等有关资料,故名“格致”;每物必溯其源流,又称“镜原”。书分三十类,每类之下又分八百八十六个子目。如资料较多,记事久远,更以总论分论、纪异等标示区别之。不足立目者则附于相关目后。所据原书多择善本,并附书名。摘书既广且细,颇具规模。校勘精审,足资考核。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海宁陈氏广州刻本,光绪十四年、二十二年上海大同书局、积山书局石印本二种。一九七一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雍正十三年海宁陈氏重印本,附新编四角号码索引。 格致镜原 格致镜原博物学文献。清陈元龙撰。陈元龙(1652—1736),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读学士、詹事、翰林院掌学士、吏部侍郎、广西巡抚、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 ☚ 康熙几暇格物编 费隐与知录 ☛ 格致镜原 格致镜原(清)陈元龙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9月影印出版。32开,775页。 ☚ 广博物志 事物纪原 实宾录 书叙指南 ☛ 格致镜原 格致镜原(清)陈元龙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1月影印出版。14开,线装34册(4函)。分为乾象、身体、冠服、宫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珍宝、文具、日用器物、花、草、虫、鸟等30类。每类再分各物。 ☚ 经济类编 类书纂要 ☛ 格致镜原类书名。清陈元龙辑。一百卷,分三十类。汇集古籍中有关博物和工艺的记载,包括天文、地理、衣食、器用、建筑、花木虫草等。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科技史料。《四库全书总目》谓:“其采撷至博,而编次具有条理。”现有上海大同书局石印本。 格致镜原一百卷。清陈元龙(1652~1736)编撰。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授编修。曾任广西巡抚。在粤七年,史畏民怀。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简。工于诗文,著有《爱日堂诗》二十七卷。本书是一部考订事物起源的一种类书。其中记载事物的资料。采录于前代各种书籍。以经史为主,旁及杂记、俗说、野史、字书等。集录其中凡有关各种器具、名物内容及源流等资料,所以名曰 “格致”。而每物又必溯其起源,所以又称 “镜原”。全书分为乾象、坤舆、身体、冠服、宫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珍宝、文具、武备、礼器、乐器、耕织器物、日用器物、居处器物、香奁器物、燕赏器物、玩戏器物、谷、蔬、木、草、花、果、鸟、兽、水族、昆虫三十类。每类下又分若干细目,如乾象类有天、日、月、星、风、雷、云、雨、露、霜、雪、雹、虹霓、雾十四目,各类共分八百八十六目。目下所记若事物久远,资料较多,则以总论、名类、称号、纪异分别标列其首。其中有的资料较少,不足以单独列为一类,就附在其他相关的物名之后。如浑天仪、刻漏、候气,则附于 “乾象”类,“天”目之后。本书引文多据原书善本,每一引文,不论文字长短,一概把书名列于文前,偶有不能举出书名的,亦注出某人说。因此,书较少有讹文脱字,亦便于人们了解其出处,以资考核。有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 海宁陈氏广州刻本。清雍正十三年(1735)海宁陈氏重印本、《四库全书》本、清光绪十四年 (1888) 上海大同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