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根瘤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根瘤gēn liú在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瘤状物。1913年《民国新教科书——植物学》第三篇:“其根上生有多数小瘤状之物,谓之根瘤(Nodule or tubercle)。” 根瘤root nodule原核固氮微生物侵入某些被子植物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的瘤状物。固氮微生物在瘤内生长繁殖并固氮,并与宿主植物存在互利的共生关系或不固氮的单纯寄生关系。可分为豆科和非豆科植物根瘤两大类。 豆科与非豆科植物根瘤的比较表
弗兰克氏菌属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形成的根瘤 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常刺激相应的内生菌在根围增殖,而后根毛变形或有时发生分枝,看来与豆科植物相似,但至今还很少有关侵入线生成的直接观察。随着根毛变形接着便发生侵染和结瘤。内生菌在寄主根细胞壁折叠处侵入,一旦进入根毛,就能看到受寄主细胞壁物质围绕着的内生菌穿过根皮层细胞。这时可看到一些细胞分裂和增大,产生一个略微膨大的根瘤原基,开始几天内呈受抑制状态,然后迅速发育,在中央形成维管组织,并与外围根的中柱联接起来。根瘤开始形成时,在根上出现小的突起,1~2周后有许多小球状根瘤簇生在一起。多年生根瘤簇直径可达数厘米,在根瘤簇的小球上又可长出根来。活性组织局限于当季生长,较老的组织往往木质化。根瘤内部结构和根的结构相似,有顶端分生组织,在其后面分化出成行排列的细胞,外面是皮层,内生菌存在于皮层细胞中。与根不同处在于没有根冠和根毛。观察到赤杨(Alnusglutinosa)和鼠李状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的含菌细胞中,菌丝末端膨大,形成许多泡囊,直径3~5微米,当菌丝枝较多时,则形成葡萄状的一串泡囊。曾确证这些泡囊有非常高的还原势,具固氮酶活性。赤杨根瘤一小部分感染细胞中,产生大量小而粗糙的内生菌多角细胞,直径0.5~1.0微米,称类菌体或颗粒体。 根瘤菌与非豆科植物形成的根瘤 1973年琼尼克(M.J.Trinick)发现在榆科(Ulmaceae)植物的一个种上有根瘤,最初寄主被鉴定为糙叶山黄麻(Tremaaspera),以后又定为T.cannabnina(var.)Scabra(1976),至70年代后期,在爪哇、巴喱等地对共生结瘤的非豆科植物进行再调查,重新鉴定为Parasponiarugosa,同时出现P.parviflora也能结瘤固氮;用根瘤接种P.andersonii也获得成功。在几种Parasponia属植物根瘤中不是弗兰克氏菌属的放线菌,而是一种慢生型根瘤菌,从这类植物根瘤中分离到的纯培养可使豆科的Vigna和Macroptilium属的两个种结瘤。根瘤在形状上和豌豆根瘤相似,是长型的无限生长型根瘤;在结构上则类似于弗兰克氏菌形成的根瘤,有一中心维管束,被几层未感染的皮层细胞所包围,其外面是马蹄形或部分马蹄形的含菌细胞,最外面又是几层未感染的细胞。根瘤中的侵入线与一些原始豆科树种相似,即根瘤菌始终存在于侵入线内,不释放到植物细胞中。侵入线有两种类型,感染侵入线和固氮侵入线,前者穿过植物细胞壁进行感染和扩散;后者则存在于根瘤细胞内,分裂扩增,是固氮的场所。 根瘤root nodule一些原核固氮微生物侵入某些被子植物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呈各种不同形状的瘤状物的共生结构。根瘤中固定的氮输送到植物各个部分作为氮素养料;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根瘤中的固氮微生物提供了能源和合成氨基酸的碳架,两个作用同植物整个生理机能充分协调,使这一共生体系的营养生理具有独特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协调关系不能完全建立,固氮微生物也可能是单纯寄生。这类根瘤主要有两个类型,豆科植物中的许多种(不是全部豆科植物)受到不同属、种的根瘤细菌侵染,形成的根瘤称豆科植物根瘤(见“根瘤菌根瘤”);另一类称为“非豆科植物”系受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的放线菌侵染形成的根瘤称非豆科植物根瘤(见“放线菌根瘤”)。上述根瘤的形成都是由微生物和宿主植物两方面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成熟根瘤的外形主要视宿主植物种类而异。 根瘤 根瘤genliu豆科植物根部的瘤状突起。这是由于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根部皮层细胞中所致。根瘤菌在皮层细胞中迅速分裂繁殖,同时皮层细胞因根瘤侵入的刺激,也迅速分裂和生长,而使根的局部体积膨大,形成瘤状突起,就是根瘤。根瘤菌从根瘤细胞中摄取它们生活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它能固定游离氮、合成含氮化合物,为豆科植物所利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因得到氮素而获高产;同时由于根瘤的脱落,具有根瘤的根系或残株遗留在土壤中,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利用豆科植物作绿肥或与其他作物轮作、间作,增产效果显著。豆科植物能肥田,是由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 根毛 根瘤菌 ☛ 根瘤由根瘤细菌侵入根部皮层和中柱鞘细胞,并使这些细胞强烈分裂后而形成的瘤状突起物。是不同营养类型的生物互利共生的结合体。多见于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不仅使豆科植物得到氮的供应。还可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为研究生物固氮的重要对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