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机车工厂建立
株洲滨临湘江,为粤汉、浙赣、湘黔三大铁路交汇点。1936年,国民党政府为适应三路修车的需要,开始在株洲与田心塅之间兴建“铁路机车厂”,1938年初步完成,开始承修机车。不久因数遭日机轰炸,其机器设备拆迁黔中、柳江两机车厂。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5月开始筹划复建,规定厂址面积2000余亩。1947年底,机车场、机器场、锻铸场、动力场、车辆场、机具场及部分宿舍和办公室等建筑陆续完成,但其他项目一直没有进展。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扩建为16个车间、数千台现代机器和近万名职工的大型机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