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栝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栝楼ɡuālóu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果皮、种子和根都可做药材。
【注意】不宜写作“䒷蒌、瓜蒌”。

栝楼guālóu

〈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卵圆形,可入中药。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果臝 > 栝樓
栝樓  guālóu

即果臝。

栝楼【同义】总目录


黄瓜白药栝楼瓜蒌

栝楼Mongolian snakegourd

Trichosantheskirilowii,别名瓜楼、药瓜。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藤缘草本植物。蔓长10m以上,光滑,有纵沟纹。根状茎圆柱形、色大。具卷须。叶近圆形,5~7掌状分裂,表面疏生短毛,顶端急尖。雌雄异株,雄花为总状花序,偶有单生;雌花单生,花瓣白色,花期6~8月。果圆球形,熟后橙红色、光滑,种子扁平。分布中国北部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朝鲜、日本也有。栝楼喜阳,也耐半阴,耐寒,忌水涝,适应性强。用播种与分根法繁殖。管理粗放,每年中耕、追肥2~3次即可。是垂直绿化的好材料。干果橙黄,冬季可做室内观赏。

栝楼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即瓜蒌,详该条。

栝楼

别名瓜蒌。多年生攀援草质藤本,蔓长达10米。块根肥大。茎多分枝,卷须腋生。叶互生。果卵圆形,熟时橘黄色。种子多数,扁平。疆内有分布。具有清热化痰、开胸润肺、润燥滑肠、清热解毒、生津止咳、消肿排脓的功能。药用果实、果皮、种子、根。主治慢性气管炎、心绞痛、乳腺炎、咽喉肿痛、糖尿病等病症。

栝楼guā lóu

《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栝楼(157)。药名。
【基原】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果实。
【别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天子传》郭璞注),瓜蒌(《针灸甲乙经》),泽姑、黄瓜(《别录》),天圆子(《东医宝鉴》),柿瓜(《医林纂要》),野苦瓜(《贵州民间方药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药手册》),药瓜(《四川中药志》),鸭屎瓜(《广东中药》)。
【性味】甘苦,寒。
❶成无己:“味苦,寒。”
❷《日用本草》:“味苦,平凉,无毒。”
❸《本草衍义补遗》:“甘,润。”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❶《本草汇言》:“人手少阴、太阴经。”
❷《本草新编》:“入肺、胃二经。”
【功用主治】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
❶《别录》:“主胸痹。”
❷《本草图经》:“主消渴。”
❸成无己:“通胸中郁热。”
❹《伤寒类要》:“治脾瘴溺赤出少,惕惕若恐。”
❺《品汇精要》:“消结痰,散痈毒。”
❻《本草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
❼《江苏植药志》:“治水肿。”
❽《山西中药志》:“瓜瓤洗手,治冻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四钱;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成分】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种子含脂肪油。果实所含的蛋白质与其块根“天花粉”所含的蛋白质不同。
【药理】
❶抗菌、抗癌:栝楼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宋内氏疾病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某些抑制作用。水浸液,在体外对某些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实验中,全栝楼煎剂(20%煎剂)对腹水癌细胞有致死作用。60%醇提取物体外作用最好。但动物实验,其作用不太显著,也不稳定;在体内,对肉瘤的作用比对腹水癌细胞的作用略强。
❷祛痰:动物实验证明,自瓜蒌皮中分离的总氨基酸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
❸泻下:栝楼中尚含强烈的致泻物质。瓜蒌皮和瓜蒌霜致泻作用弱,瓜蒌仁所含脂肪油致泻作用强。

栝楼

栝楼

中药材。别名括蒌、瓜蒌、全瓜蒌、药瓜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果实。含栝楼酸、三萜皂甙、树脂、糖类及色素等,味甘、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润肺、化痰、散结、润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乳痈、黄疸、便秘等症。山东为主要产地。野生的栝楼分布于临沂、泰安、潍坊、烟台等地。人工栽培的栝楼多产于长清、肥城、宁阳等县。

☚ 素灵微蕴   聂会东 ☛

栝楼ɡuālóu

即瓜蒌。详该条。

栝楼

栝楼

栝楼,又名瓜蒌、瓜蒌实、栝楼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等的成熟果实。秋末冬初,果实呈淡黄色,上面有白粉时即可采摘,干燥,习称“全栝楼”。将栝楼剖开成两瓣,取出瓜瓤,习称栝楼皮,又名瓜蒌皮; 种子习称瓜楼仁,又名瓜蒌子。
全栝楼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9cm,直径6~7.5cm。表面橙黄色,光滑或皱缩,微有光泽。顶端有花柱残存,基部略尖,具放射线状条纹,并见有果柄残余或果柄痕。果皮薄,质脆易碎。果皮内面呈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与果皮粘连,种子多数集结成团。微有焦糖气。味微甜酸。
栝楼皮卷成纺锤形的壳状,表面橙黄色,稍光滑或皱缩不平,内面为黄白色或暗黄色,附有丝络。断面不整齐,多分层。微有焦糖气,味淡微酸。
栝楼仁呈扁平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1.5cm,宽0.6~1cm,厚3~4mm。浅棕色或暗棕色,尖端有白色凹点状种脐,有的沿边缘有一圈沟纹,宽约1mm,习称“双边栝楼子”;沟纹不明显的习称“单边栝楼子”。质坚硬。剖开后可见绿色的膜质内种皮,内含两片黄白肥厚的子叶。气微弱,味特异,富油性。产于河北、河南、安微、浙江、山东、江苏等省。
本品味甘、微苦,性寒。归心、肺、胃、大肠经。功能涤痰降火,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主治胸痹、结胸、痰热咳喘、肺痿咳血、肝燥胁痛、消渴、便秘、乳痈等证。痰浊壅塞胸膈,阳气不得宣通而成胸痹者,栝楼是主药,并常配辛温通阳之薤白同用,如《金匮要略》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近亦用治冠心病,如以气机郁结胸部痞闷为主者,可加配沉香、郁金、香附等理气开郁之品; 以血瘀络痹胸痛为主者,可与桃仁、红花、丹参、五灵脂等活血化瘀药同用。结胸由于痰火互结心下,症见胸膈痞满闷痛,常配黄连、半夏等泻火、消痞、散结之品,如《伤寒论》小陷胸汤。栝楼能涤痰,兼可润燥,故对痰热咳嗽、肺燥干咳及肺痿咳血、吐血等均可应用。小儿膈热,咳嗽痰喘,久延不愈者,可单用本品炙黄研末服,如《宣明论方》润肺散。若肺热咳嗽,痰稠色黄者,配知母、贝母、黄芩、桑白皮等清肺化痰。肺燥阴伤,干咳痰少者,配麦冬、沙参、玄参、桑皮等养阴清肺。肺痿咳嗽,咯血不止者,可配杏仁、乌梅、猪肺等止咳、止血补肺之品同用。吐血属于痰火为患者,可单味煅存性,糯米饮调服,如《圣济总录》黑神散。张锡纯云: “瓜蒌能降胃气胃火。”吐血、衄血由于胃火伤络,胃气上逆所致者,可配代赭石同用。《重庆堂随笔》云: “瓜蒌实能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胁痛由于肝燥而成者,可配甘草、红花等甘润、和血之品,如《医学心悟》瓜蒌散。《本草图经》称本品治消渴,《太平圣惠方》治消渴内热,用栝楼瓤煎制成膏,配白矾末为丸服;《圣济总录》用栝楼瓤配冬瓜,水煎服,取其清热润燥作用。栝楼能润肠燥,故适用于肠燥便秘,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多配生地黄、玄参,可获润肠通便之效;津亏气滞,大便不通,多配枳壳,能收利气通便之功;食滞便秘,可配六曲、山查,以消食导滞通便。本品还能消结痰,散肿毒,用治乳痈、肺痈。乳痈初起,红肿热痛者,可配生甘草、当归、乳香、没药等,如《妇人良方》神效瓜蒌散;亦可配蒲公英、银花、连翘、穿山甲同用。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银花、鱼腥草、芦根等同用。此外,本品合朴硝可治黄疸; 佐川连,治便毒; 配赤小豆治肠风下血; 得葱白、神曲,治酒癖; 研末醋调敷,治丹毒赤肿。煎服,9~15g。脾胃虚寒,呕吐自利以及湿痰、寒痰等均非所宜。反乌头。
栝楼皮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功能润肺化痰,利气宽胸。主治痰热咳嗽、心胸闷痛。煎服,9~15g。栝楼仁味甘、性寒。 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润肺,化痰,滑肠通便。主治咳嗽痰粘不易咯出。燥结便秘,痈肿。煎服,9~15g。
实验研究: 栝楼果实含三萜皂甙、栝楼酸、树脂、糖类和色素。又含精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类生物碱物质,后者含多个单体,为治冠心病的有效物质。
栝楼仁含甙、皂甙、有机酸及其盐类(如草酸钙)、树胶、树脂、脂肪油和色素。脂肪油含量约为26%,其中饱和脂肪酸占30%,不饱和者约占66.5%; 不饱和脂肪酸以栝楼酸为主。
栝楼皮煎剂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某些抑制作用,括楼皮经离子交换处理后所得的成分,能增加动物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对小鼠有增加耐缺氧的能力;适当剂量能使豚鼠离体心脏收缩力有所加强。全栝楼煎剂在体外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但整体动物试验作用不明显。栝楼仁有致泻作用。

☚ 前胡   竹沥 ☛
000026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