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宫八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宫八卦 【条目出处】:见第一〇二回 【释文】: 中古代用来表示天地万物及其关系国的两种符号。 八卦产生于原始筮法,由代表筮数的爻画不断简化合并而成。约在春秋时代,即已取得固定形式广泛流行。 这就是见于《左传》、《国语》、《周易》的八卦。 它们是:乾卦三,象征天;坤卦三,象征地;坎卦三,象征水;离卦三,象征火;震卦三,象征雷;巽(xùn)卦 相对六十四卦而言,它们又称“经卦”。八卦组合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 一称为阳爻,一称为阴爻;乾、震、坎、艮称为阳卦,坤、巽、离、兑称为阴卦。哲学家们借助八卦中一阴一阳相对、相关、相变的关系,演绎出种种大道理,使八卦不仅象征了天、地、水、火等自然现象,而且象征了父、母、夫、姑等人伦关系,首、腹、耳、目等器官关系,健、说、丽、动等德性关系,以至方位、季节、禽兽、颜色、植物、生物等等,无不可以配入八卦。 这样来,八卦就被人看成是统摄万事一万物的一组神秘符号。道士法衣上所绘八卦图,是以四阳卦与四阴卦两两相对组成的环状符号。 关于九宫,古来说法不一。一说是以太一、天一、招摇、轩辕、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九个星神组成的九宫。 “谓之宫者,皆神所游处,故以名宫也”(隋萧吉《五行大义》卷一)。和九宫相配合的,有九色、九星、五行和八卦,因此,九宫也被人视为统摄万事万物的神秘事物。九宫是古人根据星象历法和数的关系,加上河图洛书的传说,并把八卦五行揉合在内而创制出来的,产生较八卦晚,约在西汉。 道士法衣上所绘九宫,应是如左一组符号。图中黑圈为偶数圈、白圈为奇数圈;中央五为太极,周围八宫,分别配入八卦;九宫分别代表了一至九,即全体一位数;无论纵、横、斜,每行总数相加均为十五。这也就是所谓“洛书”。 它表达的奇妙的数的关系,曾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故把它作为九宫的符号标志。 八卦、九宫的图案,一般织在道士法衣的胸口和背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