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的一字逗
刘若愚说,从词的诗句节奏上看,第一个字自成一拍而增强顿挫效果者,即形成“一字逗”,如柳永《雨霖铃》里的“对/长亭晚”、“方/留恋处”等句。一字逗的用法始自柳永,这是他对词的格律的创新所做的贡献之一。一字逗的引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引领单句,如上述两例;有时引领对偶句,如“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或用两个一字逗引领对偶句: “对暮山横翠,衬残叶飘黄” (《临江仙引》其一);有时引领排比句,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八声甘州》)。柳永词里有七十多个这样的例子。从词性上看,作为一字逗的首字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副词或作副词用的连接词(如:“纵”、“正”)。如果作动词,它引领的诗句(或连带下一句)就变成了它的宾语,如“望故乡渺邈”、“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八声甘州》)。如果作副词,就因副词在主语前而成了倒装句,如“渐风霜凄紧”(《八声甘州》),在诗文里的顺序应该是“霜风渐凄紧”。从字音上看,一字逗也有特殊的效果。例如《雨霖铃》这首词,其一字逗除一例(第五句)外,均为语气很轻的仄声字,它们加强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使节奏更为流畅。总之,一字逗增强了句法的灵活性,也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