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柳布林斯卡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柳布林斯卡娅

柳布林斯卡娅1903—1983LiubulinsikayaАн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люблинская

前苏联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1924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学前教育师范学院,后在国立列宁格勒赫尔岭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范围为儿童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动作及其对语言的关系,儿童在动作中的因果思维,语言在儿童认识中的作用,儿童教学、教育和发展的统一,低年级学生智力发展诊断方法。主要著作有《家庭关系及其对儿童的影响》、《语言在儿童认识活动发展中的作用》、《一年级学生智力活动的若干特点》、《儿童心理发展概论》、《儿童心理学》等。

☚ 列乌申娜   艾里康宁 ☛

柳布林斯卡娅

柳布林斯卡娅1903—1983Liubulinsikaya,А. А. Люблинекая,

女,前苏联心理学家。1924年从列宁格勒学前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后到赫尔岑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工作。1940年获副博士学位。卫国战争期间在列宁格勒幼儿园做实际工作,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宣传,并写了《为儿童而斗争》的科普读物。1943年重返赫尔岑师范学院,讲授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并兼任列宁格勒国立日丹诺夫大学哲学系儿童心理学课程。1959年正式出版了以她的讲课讲稿为基础的《儿童心理发展概论》,成为苏联最早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之一。同年,以儿童思维的研究成果获得博士学位。1963~1975年,任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学与教学法教研室主任。由于她出色的工作,获得国民教育优秀工作者证章、克鲁普斯卡娅奖章等。共发表100多篇论文和著作,如《一年级学生智力活动的若干特点》(1957)、《学前儿童掌握空间的特点》(1956)、《儿童心理学》(1971)等。

☚ 扎波罗热茨   桑代克 ☛
柳布林斯卡娅

柳布林斯卡娅1903—1983Ан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Люблинская

苏联女心理学家。生于格罗德诺。1924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学前教育师范学院。1940年获教育学副博士学位。任职于赫尔岑师范学院,讲授普通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1961年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心理学和思维心理学。对心理学的贡献有: (1) 论述心理发展的本质是由量的积累而定期出现质的变化。(2) 阐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即新的要求与旧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基础,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是具体表现,新旧行为方式的矛盾是表现方式。(3) 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乳儿期(0~1岁)、先学前期(1~3岁)、学前期(3~7岁)、学龄初期(7~12岁)、学龄中期(12~15岁)、学龄晚期(15~18岁)。(4) 提出教学与发展的具体主张。主要著作有《在动作中儿童的因果思维》(1948年)、《一年级学生智力活动的若干特点》(1957年)、《儿童心理发展概论》(1958年)、《劳动是伟大的教师》(1964年)、《低年级学生智力活动的一些特点》(1969年)、《儿童心理学》(1971年)。

☚ 列昂节夫   纽科姆 ☛
000010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