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柳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柳冕约730—约805

字敬叔。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人。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世为史官,父子并居集贤院。曾任右补阙、史馆修撰,因事贬巴州司户参军。贞元初召为太常博士,迁吏部郎中,后出为婺州刺史。贞元十三年迁福建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卒赠工部尚书。原有集四卷,已散佚,《全唐文》存其文十篇。
索引:柳冕,敬叔。

柳冕

柳冕约766—约830

唐代古文理论家。字敬叔,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全唐文》辑存其文14篇,而以“论文”名者有6篇之多。柳冕提倡古文,反对六朝骈俪文风,强调文章必须弘扬“六经”之道:“经术尊则教化美,教化美则文章盛,文章盛则王道兴。”他对“道”的理解是:“盖言教化发乎性情,系乎国风者谓之道”(《答衢州郑使君论文书》)。意即圣人之道应体现在化民成俗的教育作用上。因此,他主张文章应以“六经”之道教育百姓。柳冕强调文章要反映社会现实:“文生于情,情生于哀乐,哀乐生于治乱。”(《与滑州卢大夫论文书》)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倾向。他重“道”而不轻“文”,提倡文道相兼:“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文。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及道则气衰……语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兼之者,斯为美矣。”(《答荆南裴尚书论文书》)不过,他的文道相兼,实质上是文教合一,与韩愈的以文贯道,着重从理论上阐发儒家思想,旨趣不同。鉴于当时文坛崇“道”卑“情”的偏向,柳冕还提出了情、道一元论。他说:“夫天生人,人生情,圣与贤在有情之内久矣。”(同上)以为“志于道”,“尽于道”,是“合于情,尽于礼”(同上)。这表明他对散文创作中作家情感性的重视。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者之一,柳冕的散文美学观点为韩柳古文运动做了一些理论上的准备。

☚ 裴度   韩愈 ☛

柳冕

柳冕生卒年不详

字敬叔,河东(治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承家学渊薮,精通文史。历官右补阙、史馆修撰。因事贬巴州司户参军。还为太常博士、吏部郎中。因言事切直,为执政者所不容,出为婺州刺史。德宗贞元十三年(797)拜御史中丞、福州刺史,充福建团练观察史。死后赠工部尚书。柳冕主张文道并重,重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其关于“气”的理论,开韩愈作文论气的先河,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全唐文》存其文14篇。

☚ 李观   令狐楚 ☛

柳冕Liu Mian

man of letters of the Tang Dynast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