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柔道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柔道roudaojudo奥运会比赛项目。柔道起源于中国唐代拳术,日本人吸收了中国拳术中的踢、打、摔、拿等技术,结合日本国情形成了新的流派——柔术。柔道一词,是由“日本传讲道馆柔道”简化而来的。中国的柔道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传入中国。1979年全国13个省市和体育学院都设立了这个项目。1983年6月在世界青年柔道锦标赛中,朱芳清获银牌,结束了中国在世界柔道比赛中无奖牌的历史;同年举行的第5届全运会,柔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4年举行了第1届全国女子柔道比赛。1992年庄晓岩获第25届奥运会柔道女子72公斤级冠军,成为中国第1位奥运会柔道冠军。1995年亚洲柔道锦标赛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中国队获2枚银牌和9枚铜牌。1999年在世界柔道锦标赛上,中国选手获得2枚银牌和1枚铜牌。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队获女子78公斤级和78公斤以上级2项冠军;同年,在第10届世界青年柔道锦标赛上,中国队获4枚铜牌;在香港举行的首届亚洲青少年柔道锦标赛上,中国队获1银1铜。2001年中国选手李莹获第18届福冈国际女子柔道锦标赛57公斤级第3名。
柔道róudào〈名〉 日本武技结合中国摔跤术而创造的一种运动形式,比赛时在特制席上用摔、压、绞、反关节等方法进行。又称“柔术”。 柔道róu dào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近似摔跤。1899年丁鸿臣《游历日本视察兵制学制日记》下卷:“师范生有运动会,其目曰柔道、击剑、击枪、弓技、器械、体操。”1904年王景禧《日游笔记》:“观角抵术,二人相持,地铺厚荐,虽仆不伤,教习言,此名柔道,亦名柔术。” 柔道 柔道体育运动中的重竞技项目之一。比赛时两人徒手、赤足,身穿柔道服,在席子上进行。以把对手摔倒,或使对手的背着地达30秒钟者为胜。也可拿住对手肘关节或绞住对手颈动脉,迫使对方认输。在技术上讲究“刚柔相济,以柔克刚”,主张用最有效的方法,借用对手力量,将对手制服。在精神上则讲究“道”,即注重培养运动员的道德意志品质,陶冶高尚的情操。在训练和比赛时,要保护和尊重对方,使双方都得到身心锻炼的益处。因此,命名为“柔道”。技术主要有主技、寝技、当技三大体系。与中国的拳术有密切联系。中国唐代时称柔术。明末中国学者、武术家陈元贇旅居日本时介绍给日本武术界,形成诸多流派。19世纪末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吸收各流派的长处,经加工整理并不断改进,创立了柔道。现已普及于全世界,男女柔道均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我国开展柔道比赛时间不长,但女子项目成绩突出,出现了高凤莲等的一批高手。 ☚ 垒球运动 棒球运动 ☛ 武术 武术拳棒 另见:比赛 武艺 ☚ 下棋 钓鱼 ☛ 柔道重竞技项目之一。两人徒手赤脚着柔道服,按体重分级,在14—16米见方的垫上比赛。可用摔、压、绞、反关节等方法摔倒对手或迫其认输。明未陈元赟旅日传拳术至日本,后发展成柔术。嘉纳治五郎由柔术创柔道。现已流行世界各国。1951年成立国际柔道联盟。1956年举行首届世界柔道赛。1964年列为奥运会项目。1980年举行首届女子世界比赛。国外选手分5级10段,由腰带颜色表示等级高低,须日本讲道馆承认方有效。参见“陈元赟”、“嘉纳治五郎”。 柔道 柔道安徽男子柔道集训队于1979年组建。运动员大多数由中国式摔跤改项。1980年参加全国柔道比赛,有4名运动员获得名次。1991年在全国柔道锦标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1985年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柔道邀请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同年参加全国柔道锦标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第六届全运会上,获金牌3块、银牌4枚。1979年组建安徽女子柔道集训队,不久,于桂清、张瑞环、王传英随国家女子柔道队赴日本参加邀请赛。1985年参加第二届亚洲女子柔道邀请赛。进入90年代,曾有吴卫凤入选国家女子柔道队,在第11届亚运会获第三名;赵秀梅在全国女子柔道比赛中获金牌。 ☚ 摔跤 游泳 ☛ 柔道 柔道这项运动讲究灵活、敏捷,最适合东方人的体形及身体条件。澳门的柔道运动员整体水平较高,近年来不断参加世界以及亚洲的各类柔道锦标赛,多次取得金、银、铜牌奖项。 ☚ 曲棍球、雪屐曲棍球 游泳 ☛ 柔道judo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