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染色体工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染色体工程chromosome engineering按设计有计划削减、添加和代换同种或异种染色体的方法和技术。也称为染色体操作。染色体工程一词,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提出,但早在30年代,美国西尔斯(E.R.Sears)及其学生就已开始研究。它不仅在改良植物的遗传基础培育新品种上受到重视,而且也是基因定位,和染色体转移等基础研究的有效手段。 上述程序中,R为黑麦染色体组,1r为一条黑麦染色体,2r为两条黑麦染色体等。小麦的黑麦异附加系有七种类型。目前小麦中除附加黑麦的异附加系外,还有附加簇毛麦、天蓝冰草、大麦等的异附加系。 异代换系 一种植物的一对染色体被他种植物的一对染色体所代换而成的新类型。创造异代换系的基本材料是缺体植物和异附加系。如用黑麦的2R染色体代换小麦的2A染色体时,需用小麦缺体2A(2n=42-2A2)与小麦附加黑麦2R的附加系(2n=42+2R2)杂交。杂种F1的染色体数应为2n=42,其中有一条2A和一条2R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构型为20Ⅱ+2Ⅰ,两个一价体是2A和2R。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应有4种类型:n=20+2A+2R; n=20+0;n=20+2A和n=20+2R。因此杂种F1自交时,下代可望出现除20对小麦染色体外加一对2R黑麦染色体的类型。即2n=40+2R2(2n=42=21Ⅱ)。F1自交后代用正常的小麦测交,测交子代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若是20Ⅱ+2Ⅰ,即为异代换系。 易位系 通过代换或附加异源染色体,虽然可以把有利基因引入小麦等栽培植物,但引入的染色体还常带有不利基因。建立异源易位系可能将异源染色体上的有利基因转入栽培植物中,而减少或避免不利基因的作用。 创制小麦异源易位系的方法是,对带有目的基因的单体异附加系进行辐射处理,以这种基因的表型性状为标记,在后代中选择带有这种基因性状而染色体数为2n=42的个体。这种个体就是易位系。选用八倍体小黑麦等与普通小麦杂交,其七倍体杂种可产生具有21~28不同染色体数的八种配子类型。通过花粉培养获得的花粉单倍体植株,八种不同染色体组成的配子重组体都能保存下来,其中包括异代换系和异附加系。这是常规杂交法难以获得的材料。此外,花药培养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断裂、融合和重排等现象,可直接获得易位系。 实践意义 用染色体工程获得的小麦附加天蓝冰草的异附加系抗秆锈和叶锈病; 冰草染色体替代的小麦染色体3D的异代换系能抗15种秆锈病生理小种;有黑麦6R的小麦异代换系抗白粉病; 还有小偃6号是具有两个偃麦草染色体的小麦易位系,能抗各种锈病、耐干热风、丰产,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染色体工程在培育抗病新品种上有重要意义。 染色体工程chromosome engineering将一个物种的一条、数条或一组染色体有目的地添加、消除或置换到另一物种细胞中的技术。遗传工程及细胞工程的组成部分。广义的还包括染色体各种结构变异的诱发和应用。可直接或间接引发产生各种非整倍体类型,或作为整倍性育种的基础。由于置换或添加了亲缘植物有害或有利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所形成的非整倍体(异代换系、异添加系及易位系等),可作为育种的中间材料,再通过进一步选择,将可育成具有特殊有利性状的植物优良新品种。(见“非整倍体”、“单倍体”、“多倍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