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某州〔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某州〔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司官署名。 职源与沿革南宋绍兴十一年四月,罢湖北、淮东、淮西三大宣抚使,易宣抚使司为鄂州驻扎、建康府驻扎、镇江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司,及宁宗开禧三年五月,陆续增至十都统司。又有许浦水军都统制司(《玉海》卷139《绍兴都统制》、《宋会要·职官》32之49)。成了除三衙外,南宋正规军的十大军区指挥机构。都统司所拥有兵力,少为一万(江州都统司)、多至六万(兴州都统司)。南宋后期,都统司地位下降,最活跃的统兵作战机构系制置司、宣抚司、都督府、各州节制屯戍军马司等(《周文忠公全集》卷143《奏议·论措置营运》、《宋史·宁宗纪》、《宋史·理宗纪》、《可斋杂稿》卷20《申枢密院照戎司兵额》)。 职掌为御前诸军都统制治所。系南宋沿长江、川陕宋、金边界部署的屯驻大军统兵机构。由原诸宣抚使司,改易冠以“御前诸军”称号,寓有压制武将擅权、收正规军统兵权于皇帝的深意。其所统率的屯驻大军,由两淮前沿退居长江南岸,显示了南宋政府偏安一隅、纯系守御的政策。唯其如此,江上、四川诸军统制司虽拥众三十余万(《宋史·兵志》7),实无甚建树,远逊于绍兴十年前四川、湖北、淮东、淮西四大宣抚司能守能攻的战斗实体。故自宁宗朝开禧北伐失败之后,诸军统制司的抵御外敌入侵的职能,渐为都督府、制置司、宣抚司、安抚制置司所取代。“警备于平居无事之时,屯守于阃奥至安之地,未尝有一日之战”,概括了诸军都统制司的实际职能(《历代制度详说》卷10《屯田》)。 简称与别名❶都统司。《宋史·陈傅良传》:“今天下力竭于养兵,而莫过于江上之军。都统司谓之御前军马。”《宋会要·职官》32之47:“江上诸军都统制司添差属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