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枝葉 > 柏葉 柏葉 bǎiyè 亦稱“側柏葉”。柏科植物側柏的乾燥枝葉。葉交互對生,鱗片狀,青緑色。小枝扁平,綫形,棕褐色。質脆易折。主治吐血,尿血,血痢,腸風。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上品·柏葉》:“主治吐血,衄血,利血,崩中,赤白,輕身,益氣。”唐·甄權《藥性論·草木類·側柏葉》:“止尿血,能治冷風歷節疼痛。” 柏叶出《金匮要略》。即侧柏叶,详该条。 柏叶bǎi yě《本草纲目》木部第34卷柏(97)。药名。 【基原】为柏科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的枝叶。 【性味】 ❶《分类草药性》:“苦涩。” ❷《重庆草药》:“味苦辛,性温,无毒。” 【功用主治】治吐血,血痢,痔疮,烫伤。 ❶《分类草药性》:“和血。治肠风痔肿,痢疾,吐血,兼涂小儿肥疮。” ❷《重庆草药》:“止血生肌,治刀伤。” ❸《广西药植名录》:“治咳血,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四钱;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服。 柏叶bǎiyè即侧柏叶之简称。详该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