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枣病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枣病害jujube diseases

全世界已知10余种(不包括椰枣病害),中国已报道10余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枣疯病、锈病及炭疽病。
枣疯病 中国各枣树栽培区均有发生,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京及天津发病较重。印度、朝鲜亦有报道。发病严重地区出现毁园绝产,如北京郊区密云金丝小枣因此病而绝产,河北曲阳、阜平、唐县毁病树20多万株。
病树芽萌发不正常,花器退化成叶片及小枝,花梗伸长3~4倍,雄蕊保持原状或变成拳状叶片,雌蕊退化成一次枝或枣头,主副芽同时多次萌发,遂使病株枝叶大量丛生,树势衰竭而逐渐死亡。除老树外,多在开花后出现症状,病树从个别枝条表现疯枝,后逐年增加疯枝数。老病树根部皮层暗色,易与木质部剥离,新根少,出现根朽,病株未疯的枝条上可结少量枣果,但果肉僵木,味淡。大枣品种的病果,果面凹凸不平,着色不匀,呈“花脸状”。通常枣树自初发病至全树枯死需3~4年,大树需5~6年,当年实生苗发病后一年内即枯死。
病原物为一种类菌原体(MLO),仅寄生于枣树韧皮部筛管和体胞中,不规则球状,直径80~720纳米,质膜厚8.2~9.2纳米,呈两暗一明的结构。目前尚未能人工培养,但已可从病株叶脉组织中提取较纯净的MLO。除嫁接传病外,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介体叶蝉传播,以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和橙带拟菱纹叶蝉(Hishimonoides aurifacialis)为主,还有红闪小叶蝉(Typhlocyba sp.)。越冬后的介体叶蝉带毒率为30%左右,最高达62.5%。病菌还可通过菟丝子从病枣树传到长春花(Vinea rosea),引起花变叶和丛枝症状。枣树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金丝小枣感病,滕县红枣病轻,陕北的马牙枣、长铃枣、酸枣均较抗病。土壤干旱瘠薄,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枣园病重,丘陵山区比平原发病多,但海边及盐碱地上的枣园发病轻或不发病。
病原类菌原体侵入树体后,通过韧皮部下行至根部,翌春又从根部上行到地上部的发育枝或新萌生的根蘖苗上引起发病。春季枣树萌芽后,病原物即入叶脉,9月初病原物随叶片中营养物质外运,而从叶片中消失,但在枝梢、树干及根的韧皮部筛管中周年存在MLO。因此,一株枣树春天突然有一小枝出现症状,其病原物并不是当年侵染。试验证明,冬春萌芽前对个别小枝出现症状的病树大枝基部进行环剥,树体萌发后尖端幼嫩组织形成的IAA由于环剥而不能沿韧皮部下行到根部,造成环剥口以上枝条内的IAA含量累积上升,使病枝内的C/A值降至0.3以内,病枝展叶开花均正常,并可结果。但环剥口下面的枝干开春后出现疯枝症状。不论环剥口上部或下部的枝干中均有MLO存在。只是其C/A值相应悬殊。
病害控制,包括及时彻底刨除疯病树,生长季节中保持无绿色病叶疯枝存在;加强枣园树下管理,清洁果园;结合枣虫和树下作物病虫的防治,兼治介体叶蝉;及时补栽;加强肥水和修枝等技术管理,对轻病树,可在春季萌动前将小病枝下部的大枝锯掉;对病树用土霉素或四环素作树干注射治疗。
锈病 中国各枣树栽培区均有发生,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较重。河北近10年间5次流行使大枣、金丝小枣大幅度减产,品质下降,河南内黄70年代3次大流行使枣产量自轻病年的1500多万公斤降到200万公斤左右,等外枣达70%。
病菌只为害叶,叶背面中脉两侧及叶尖或叶基部出现隆起的黄褐色疱斑(夏孢子堆),成熟后疱斑破裂,散出黄色粉末(夏孢子),叶正面常呈花叶状,无光泽,叶片自树冠下部开始脱落,逐渐向上发展,流行年份10~15天可使病树叶片脱落殆尽,未成熟的枣果挂在树上不能成熟。
病原物为枣层锈菌(Phakopsora zizyphi-vulg-clris),属担子菌,锈菌目。冬孢子堆生于寄主表皮下,不开裂,冬孢子单胞,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排列紊乱,上下左右不规则地结合数层,栗褐色,壁无刺,顶端较厚;夏孢子黄色单胞,椭圆形至卵形,表面密生小刺。只为害枣属植物如枣、无刺枣、酸枣等。枣树品种抗病差异显著,大枣、金丝小枣感病,枣园间作、地势低洼有利病害发生。
病落叶上的夏孢子是初侵染源,越冬后至翌年夏季仍保持萌发力和侵染力。气流传播,自气孔侵入。日均温26~27℃时,潜育期15天,21~22℃时8~10天,18℃时为12~14天。河北和河南8月至9月为发病高峰。7月份的降水量是决定病害发生与流行的关键,降水量超过200毫米,气温25℃左右,发病严重,低于200毫米或干旱年份发病轻或不发病。
病害控制为冬季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枣园不间种高秆作物,保持通风透光及较低湿度;发病期间喷施粉锈宁、石硫合剂或其他硫制剂,波尔多液亦有一定效果。
炭疽病 中国各产枣区均有分布,河南、安徽、山东较重。主要为害果实,叶与枝干也可被害。果上病斑褐色,凹陷,斑下果肉变褐,质硬味苦,病果易脱落腐烂。枝干受害严重时,干枯死亡。叶片受侵后一般不表现症状,只在枣果采收后,少数叶片出现不规则的枯斑。潮湿情况下各病部产生小黑粒(病菌分生孢子盘)或橙色粘质粒(病菌粘分生孢子团)。
病原物是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属子囊菌,球壳目。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黑盘孢目(见仁果炭疽病)。
被侵染的枣吊、发育枝顶端的绿色幼嫩部分当年不显症状,翌年春末夏初雨后形成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萌发后直接侵入。潜育期长短依侵染部位而不同,花器受侵染潜育期短,枣果一般在果实增大期至成熟期表现症状,枝梢、枣吊与叶片受侵染潜育期长。
病害控制应结合修剪,彻底剪除树上的病残枯枝,特别是残留的枣吊,与残枝落叶一并集中烧毁;萌芽前喷一次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喷多菌灵、硫菌灵、波尔多液等杀菌剂,一般在雨季来临前喷第一次药。
枣树的其他常见病害见下表。

枣树的其他常见病害

为害部位病害名称病 原 物
叶、枝、花、果白粉病Oidium zizyphi
褐斑病
轮斑病
煤病
Ascochyta zizyphi
Cristulariella pyramidalis
Neocapnodium tanakae
枝干干腐病
枝枯病
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Leptosphacria coniothyrium
软腐病
白腐病
疫病
木霉病
曲霉病
Rhizopus stolonifer
Microsphaeropsis olivacea
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richoderma viride
Aspergillus spp.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