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方言
枣庄市区及其郊区的汉语方言。属西鲁方言区。方音特点:“知、吃、诗”与“资、雌、思”声母相同,都读z、c、s;“热、人”等字读为舌尖前浊擦音声母〔z〕;“追、窗、书、入”等字读为上齿跟下唇接触的塞擦音和擦音声母〔pf〕、〔pf‘〕、f、v(如:书=夫);“坐、最、酸”等字读为j、q、x声母,其韵母也相应地为撮口呼(如:酸=宣);“林、邻”等字韵母无i介音,“驴、律”等字韵母为u,“飞、肥、肺”等字读为fi音节;“八、格、铁、色”等字(古清入)归阴平。方言词语有:达(爸)、拔儿(幼儿)、掠子头(外行)、皮锤(拳头)、二腿(小腿)、山腿子(山坡)、汪(大而浅的河)、麦口(麦秋)、明来(明天)、黑来(晚上)、喝汤(晚饭)、米(小米)、大杏(桃子)、跑食(兔子)、团鱼(鳖)、假三套(虚套)、别牙(斗嘴)、侃空儿(说谎)、抛撒(浪费)、败乎(毁坏)、闹媳子(闹房)、跑校(走读)、管乎儿(管用)、不沾(不行)、白甩(无能)、出古(奇怪)、咱(我们)、马上马(马上)、透(很)、可(往、朝)等。方言语法特点如:加后缀“巴子”以构成指人名词:宰巴子(屠夫)、瘫巴子(瘫痪者);反复问句常用“A不?”格式:你看不?(你看不看?)枣庄方言内部存在较多的新旧差异,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追、窗”等字读为z、c声母,把“坐、最、酸”等字读为z、c、s声母,把“洋车子”改叫为“自行车”。枣庄市峄县(今峄城区)据认为是《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的故乡,研究枣庄方言对于解开《金瓶梅》作者之谜以及更好地理解、欣赏《金瓶梅》的语言、思想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