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鸿逵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马鸿逵1892—1970甘肃临夏人 马鸿逵
马鸿逵
马鸿逵1892—1970甘肃临夏人。回族。字少云。马福祥之子。早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学堂,曾任昭武军帮统。辛亥革命后任宁夏新军统领、袁世凯政府侍从武官、甘肃新军分统等职。1921年任第五混成旅旅长,驻绥西一带。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一军七师师长,奉调陕西。1927年任第二集团军第四路军军长,与直鲁联军混战郑州、济宁一带。后被国民党委以讨逆军第一军军长,兼陆军六十四师师长。1929年任第十五路军总指挥。1933年任宁夏省主席。1935年任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37年任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1946年以后派其主力驻陇东,参加反共内战。1948年任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甘肃省主席。1949年9月所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后逃至台湾,转至美国。死于芝加哥。 马鸿逵1892~1970国民党军将领。字少云, 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人。早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小学堂,后在其父马福祥部昭武军骑兵营任帮带。辛亥革命后任宁夏新军统领、袁世凯政府侍从武官、甘肃新军分统等职。1922年任第5混成旅旅长,驻绥西一带。1925年9月任国民联军第4路军总指挥,参加北伐,进军甘、陕, 东出潼关,先后战于郑州、济宁一带。1929年投蒋介石,任第11路军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1932年率部参加“围剿”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第四方面军。1933年正式就任宁夏省政府主席。1935年任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后任17集团军总司令、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1946年后派其主力驻陇东,参加反共内战。1948年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9月去台湾,后转至美国,死于芝加哥。 马鸿逵 马鸿逵1892~1970字少云,回族,临夏人。国民党军上将。马福祥长子。18岁入甘肃陆军学堂学习,秘密加入同盟会,因参与策划反清斗争被捕,获释后在昭武军任教官、骑兵营帮带。后随其父周旋于北洋军界,先后任总统侍从武官、宁夏新军统领、第五混成旅旅长,任国民军新编第七师师长、国民军联军第四路军总司令兼第七师师长。后随冯军出潼关,迎战直、鲁联军张宗昌、孙传芳部,任河南省洛阳警备司令。旋为国民党第二集团军第四路总指挥兼四军军长,驻防郑州。1929年5月,反冯投蒋,任讨逆军第11军军长兼64师师长、郑州警备司令、河南省政府委员、讨逆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徐州警备司令。1932年, 任宁夏省政府主席, 省党部特派员(后改主任委员)、第十五路军总指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任第八战区副司令兼17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11月, 出兵包头,参加反共内战。1947年3月,配合胡宗南军进攻延安,组织宁夏兵团向盐池、定边、安边、靖边等地进犯。11月, 在陕西榆林袁大滩战役中惨败。1948年11月, 二次出兵包头。1949年5月, 与马步芳在青海享堂会晤,联手反共,组织宁夏兵团,开赴陇东,与马继援部进攻陕西咸阳、乾县。7月,电令所部退守宁夏。8月1日,任甘肃省主席,令宁夏兵团死守固原。后逃往台湾。 ☚ 水柟 张心一 ☛ 马鸿逵1892—1970国民党军阀。字少云。甘肃临夏人。回族。※马福祥之子,早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学堂。曾任昭武军帮统。辛亥革命后,历任宁夏新军统领、袁世凯政府侍从武官、甘肃新军分统等职。1921年任第五混成旅旅长,驻守绥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七师师长,驻守陕西。1927年任第二集团军第四军军长,与直鲁联军混战于郑州、济宁一带。后任国民党讨逆军第一军军长兼六十四师师长。蒋桂战争中拥蒋反桂。中原大战中倒冯拥蒋、反唐(生智),深为蒋介石赏识。1929年升为十五路军总指挥,1933年出任宁夏省主席。次年击溃孙殿英。主政宁夏16年,曾于1936年堵截长征红军。抗战期间,任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数进攻陕甘宁边区,亦在包绥地区与日军作战。解放战争中调主力于陇东,参加反共内战,1949年9月参与指挥青宁联合兵团阻止解放西北。同年10月13日飞逃台湾,不久被国民党监察院以贻误战机、丧失防地罪弹劾,告假寓居香港,1953年移居美国旧金山,1970年死于洛杉矶。 马鸿逵1892—1970字少方,甘肃临夏人。回族。兰州陆军学校毕业。驻防宁夏。先依附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曾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1949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溃败。1949年底逃往台湾。后赴美国就医。1970年死于美国。 马鸿逵 马鸿逵字少云,乳名三元,甘肃河州 (今临夏)人,回族。1892年3月9日出生在河州韩家集阳洼山村。早年家塾中读书。1909年考入兰州陆军学校学习,1911年加入同盟会,因参与策划反清武装起义被捕。获释后在其父马福祥部下任昭武军教练官。1913年任昭武军营长,驻防宁夏。1914年赴北京,名义上任大总统侍从武官,实为人质。1915年昭武军改编为宁夏新军,任统领,驻北京而未到任,1917年7月张勋复辟事件后,赴天津参加段祺瑞的“马厂誓师”,任讨逆军中将参谋。1920年的直皖战争和1922年的直奉战争中与马福祥保持中立。1922年5月任北洋陆军第五混成旅旅长,驻防绥远。1923年12月授锐威将军。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被曹锟任命为讨逆军独立骑兵前敌副总指挥兼绥远援军司令,开赴前线与奉军作战。“北京政变”后返回绥远。1925年3月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马鸿逵被任命为第七师师长,归属国民军建置。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马鸿逵被任命为国民联军第八军第七师师长,后任援陕军第四路军司令,出兵陕西,参加西安解围之役。攻克西安后,兼任西安警备司令。1927年4月,冯玉祥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第四军军长。1928年率所部开赴河南、山东,与直鲁联军激战,11月任山东省政府委员。编遣会议结束后,所部缩编为陆军暂编第十七师,任师长。1929年蒋冯战争中,5月与韩复榘、石友三军联名通电拥护蒋介石,反对冯玉祥,旋所部被蒋介石改编为陆军第二师,任师长兼郑州警备司令,后改编为第六十四师,任师长。不久升任第十一军军长,驻山东济宁,同年冬移防徐州。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任津浦方面总指挥,在泰安等地与晋军作战,8月升任“讨逆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1931年移驻河南信阳,任豫皖 “剿匪”总部中路军第三纵队指挥,参加围攻鄂豫皖红军。1932年9月被任命为宁夏省政府主席,1933年2月到任,并被任第三十五师师长,从此控制宁夏党政军大权约16年之久,与青海马步芳并称“青宁二马”。1934年与马鸿宾、马步芳,联合阎锡山、何应钦击溃了西进的孙殿英部,巩固了自己在宁夏的地位。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马鸿逵任第一防区司令兼新编第七师师长,多次派兵围攻陕北红军。1935年1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1月22日任中将,同年9月26日加上将衔。西安事变发生后,通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1937年2月所部改编为第一六八师,任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任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3月20日特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39年起兼中国国民党宁夏省党部主任委员,直至1949年。1940年创立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任名誉理事长兼宁夏分会理事长。1941年兼任宁夏保安司令。1945年5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7年4月参加了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11月派兵援救榆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同年7月选任中国国民党党团合并后的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年底任宁夏省党部主任委员。1948年1月任西北 “剿匪”副总司令,9月16日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5月所部扩充为宁夏兵团,由其子马敦静任司令官,与马步芳的青海兵团一起出兵陕西,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7月赴广州参加“西北联防会议”,8月1日被发表为甘肃省政府主席,未到任。宁夏解放后赴台湾,为“监察院”弹劾,以贻误军机被撤职查办。1950年10月赴美国洛杉矶定居,以养马自娱。1970年1月14日病逝。 ☚ 马鸿宾 马崇六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