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枞阳会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枞阳会议

 1858年(咸丰八年) 7月下旬,陈玉成、李秀成召集各路太平军将领在安徽枞阳镇举行军事会议,决定采取联合作战方针,统一指挥,齐心协力在江北战场痛击清军,以解天京(今南京)之围。会后,陈玉成、李秀成等部太平军互相配合,通过浦口之战,摧毁清军江北大营;再获三河大捷,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扭转了太平天国后期的不利战局。

枞阳会议

太平天国为挽救危局,先后于咸丰六年至咸丰八年(1856—1858年)在枞阳召开的几次军事会议。❶咸丰六年十一月(1856年12月),清军围攻桐城,守将李秀成向陈玉成求援,陈玉成和李秀成同赶到枞阳商讨解围之策。会后几经战斗,至次年一月(1857年2月)太平军大败提督秦定三、总兵郑魁士所部清军,围困获解。
❷咸丰八年六月(1858年7月),由陈玉成主持,太平天国各将领在安徽枞阳镇集合开会,讨沦解救天京的军事计划。会后陈玉成等率部攻占庐州(今合肥)等地。不久又在乌衣和浦口等地获胜,击破江北大营,京浦交通恢复,解除了天京北面威胁。同年十月十日(11月15日)陈玉成、李秀成大破湘军,取得三合大捷,消灭敌军六千余人,夺回舒城、桐城、潜山、太湖等地,安定之围不战自解。

枞阳会议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在安徽枞阳镇(今枞阳县)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1858年7月召开。共同商讨破江北大营、援救天京的策略。会后挥师东进,取得击溃江北大营等胜利。

枞阳会议

太平天国为挽救危局,先后于咸丰六年(1856年)和咸丰八年(1858年)在枞阳(今安徽境内)召开的两次军事会议。 (1)咸丰六年十一月(1856年12月),清军围攻桐城,守将李秀成向陈玉成求援,陈玉成和李秀成同赶到枞阳商讨解围之策。会后几经战斗,至次年正月(1857年2月)太平军大败提督秦定三与总兵郑魁士所部清军, 围困获解。(2)咸丰八年六月(1858年7月),由陈玉成主持,太平天国各将领在枞阳镇集合开会,讨论解救天京的军事计划。会后陈玉成等率部攻占庐州(今合肥)等地。不久又在乌衣和浦口等地获胜,击破江北大营,京浦交通恢复,解除了天京北面威胁。同年十月十日(11月15日)陈玉成、李秀成大破湘军,取得三河大捷,消灭敌军6000余人,夺回舒城、桐城、潜山、太湖等地,安定之围不战自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