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果树施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果树施肥fertilization of fruit trees

根据树体生长与结果需要, 适时补给必要营养元素的管理措施。施肥必须与其他措施相配合, 才能充分发挥肥效。
果树大多是多年生作物, 在果树的一生和每一年的生长中, 需要多种营养元素, 果树树体虽含有几十种元素, 但只有16种是果树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每种元素都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不能相互代替。按其在树体中含量多少分为2类,含量大的叫作常量营养元素,如碳、氢、氧、氮、硫、磷、钾、钙、镁等; 而含量较小的, 叫作微量营养元素, 如铁、锰、锌、铜、钼、硼、氯等。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从空气或土壤中取得, 氢和氧两种元素以水的形式而获得,除钼、铜、锰、氯几种元素, 果树需要量很小, 不必特别供应外, 其他元素都应给果园土壤补充。果树施肥, 首先要考虑氮、磷、钾三种元素, 同时, 还要考虑钙、镁、硼、锌、铁等元素, 才能使果树生长结果良好, 并获得优质产品。
各种肥料的作用

促进营养生长, 提高光合效能和产量, 使果树延迟衰老。果树可以从土壤中吸收铵态氮、硝态氮、少量的氨和有机态氮。被吸入根系中的氮, 要立即与从叶片运送下来的光合产物化合, 形成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 再进一步转化为天门冬氨酸、谷氨酸或精氨酸, 然后, 以氨基酸的形式向叶片运输,到叶片后,再合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铵态氮不能在根中积累, 如不能迅速合成氨基酸, 则会发生毒害。而且也会阻碍根系进一步从土壤中吸收铵离子, 和某些其他阳离子。硝酸盐虽不会发生毒害, 但也不会在根中积累, 如果光合产物不足, 则可直接以硝酸盐形态向上运输, 到叶片中再行转化。
氮与光合产物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树体氮较多时, 叶面积加大, 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 产生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反过来, 又可使根更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碳水化合物流向根系的速度, 以及氮在根内与碳水化合物合成作用的速度, 又可以调解氨基酸的合成。所以, 在氮素充足时, 光合产物转化成含氮化合物快, 并且仅有一小部分用于建造细胞壁, 多数用于形成原生质, 因此氮多的果树叶片细胞增大, 细胞壁薄, 鲜嫩多汁。
果树年周期中, 不同阶段树冠, 新生器官吸收的氮素总量是不同的。如苹果, 从萌芽至花芽分化, 氮素吸收总量的增长速度很快; 进入果实膨大期, 吸收速度渐缓, 到接近成熟期, 甚至还有所下降, 养分流入贮藏器官。
氮素在树体内流动, 总是趋向于当时生长最活跃的部分, 在树体内, 氮素可以再利用, 如果氮素供应不足, 老叶中的蛋白质可以水解成氨基酸, 输送到新叶中去, 供新叶生长之需。所以, 树体缺氮是首先从老叶上反映出来, 老叶提早变黄, 甚至脱落。
可以增强果树的生活力, 促进新根的发生与吸收能力; 促进花芽分化和种子发育, 从而提高坐果率, 又可以促进钾的吸收, 改善果实品质和提高果树的抗寒、抗旱能力。土壤中的磷酸离子是通过扩散移动到根表, 为果树根系迅速吸收, 这种过程是主动吸收。果树根系对土壤磷的利用能力较强, 除了正磷酸盐, 还可以利用柠檬酸溶性磷; 由于果树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溶解部分磷, 因而土壤中难溶性磷也有部分可被利用。磷被树体吸收后,即迅速参与新陈代谢作用,转变为有机物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树体中可以向上,又可向下, 或在老叶新叶中互流, 果树对磷的需要量比氮、钾、钙、镁都少, 叶片中只有0.1~0.3%, 而且当土壤开始缺磷时, 由于树体有贮藏营养, 最初往往不表现任何症状, 但此时果树的根系与果实均已开始受害, 所以不容忽视。
促进果实肥大、着色和成熟。由于促进果树机械组织的发达, 从而可以提高抗寒、抗旱、耐高温的能力。钾在树体内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 在韧皮部汁液里含有高浓度的钾, 可以经常进行再分配, 从老叶流入新叶, 又可以向上和向下作长距离的运输。土壤温度高低, 可影响钾的吸收能力。
在果树的年周期中, 磷、钾营养对氮素营养的调节作用有重要意义。磷、钾丰富时, 既可提高氮素吸收能力, 促进叶片和新梢的生长, 以及树体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又可促进果树迅速地通过营养生长阶段,使枝梢及时停止生长, 开始花芽分化; 秋季, 又能将养分及时转到贮藏器官而及时休眠, 提高耐寒力。
在果树的生理活动中起平衡作用, 影响着氮的代谢, 和营养物质的运输。果实缺钙可产生许多生理失调症状,并降低其贮藏性能; 也能使新根弯曲,褐变快而早死亡, 严重时叶片小, 花朵萎缩,枝条枯死。钾过多时, 影响钙的吸收。钙是在新生根上通过离子交换和水分运动进入木质部的, 所以当土壤干旱或过湿, 就会影响新根生长, 进而影响钙的吸收。钙在树体内是一个不易流动的元素, 因此, 老叶中的钙比幼叶多。
和钙的化学性质相似, 但在生理上不同。适量的镁, 可以使叶绿素正常合成, 使果实肥大, 有利于果实中柠檬酸的形成。镁在液泡膜上可以代替钙,但其活性不同, 钙却不能代替镁。镁在树体内可迅速流入新生器官, 因此幼叶比老叶镁含量高, 果实成熟时, 镁又流入种子。在沙质土上, 因多雨、大水灌溉容易造成缺镁; 磷、钾过多, 或酸性土, 也会造成缺镁。
能促进花粉发芽和花粉管伸长, 从而提高着果率, 在碳水化合物运输中起作用, 有利于糖和维生素的合成, 还能改善根的吸收力, 促进根系发育。硼主要以硼酸根的形态, 随着根系吸收的水, 流入植物体内的顶端多而基部少, 证明硼在体内也不易移动。
是维持果树生理平衡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土壤中锌常与有机质结合成为可溶性的有机复合物, 如锌与氨基酸、有机酸和腐植酸结合体; 如锌与腐植酸结合, 则成为不溶性的有机复合物。锌在树体中的活动性不大, 锌供应充足时, 它主要积累在根中。土壤中磷酸、钾及石灰过多, 妨碍锌的吸收。灌水过多,重茬地, 重修剪, 多伤根, 则易表现缺锌。
多种酶的必要活化剂,影响着叶绿素的合成,也是细胞色素的必要成分, 影响光合作用。果树吸收铁, 首先要在根表将三价铁还原为两价铁, 然后才进入铁系。许多生态因子, 可以破坏铁的正常营养, 如土壤或介质中缺乏有效铁、pH(酸碱度)高、重碳酸根多、二氧化碳分压高、土壤水分过多, 以及石灰性土壤中磷、硝态氮、铜、锰、锌过高, 螯合剂与铁的比例低, 或根系的呼吸受抑制时, 都可能发生或加重缺铁失绿。重碳酸盐影响铁的向上运输;而高pH则造成根中含铁低。此外, 乙烯过多, 光强降低, 介质的温度降低等, 也都会影响根系还原铁的能力。
维持果树的生理平衡作用, 影响脂肪酸的合成、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合成。锰在土壤中以几种氧化状态存在, 其中主要是两价锰为果树吸收。在氧化态或碱性土壤中往往缺锰,在高酸性土中,则可形成多锰症。
上述元素的亏缺或过量, 均可使果树生理受到障碍(见果树营养障碍), 同时, 元素之间的量比关系不协调, 也会引起障碍(见矿质营养平衡)。
果树需肥特点 果树是生命周期长的木本植物,在幼树生长期、初结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更新等各个时期, 对果树营养的要求不同, 因而施肥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如幼树期是果树营养器官大量建造的时期,对磷和氮较敏感, 要注意施用氮、磷肥; 到盛果期, 则要求优质丰产, 提高商品价值, 要注意氮、磷、钾的适当配合, 并要注意施用钙和微量元素。同时, 果树体积从小到大, 施肥量也要相应不断增加。
在一个年周期内, 果树既有营养生长, 又有生殖生长, 施肥时, 要兼顾这两方面的关系, 使树势生长健旺, 果实优质丰产。
果树能贮藏营养, 当年施肥, 既要考虑树体上年的贮藏营养水平,又要考虑除满足当年树体需要外,对翌年会产生的影响。
施肥技术 果园施肥应遵循以下各点:
果树施肥的原则 一般包括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配合; 氮、磷、钾肥相配合; 常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相配合; 以及根际施肥和根外追肥相配合等施肥制度。果树施用有机肥料, 是施肥制度中重要一环, 有机肥料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 它在土壤中不断地进行矿化作用, 可部分地供给果树营养需求, 同时又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和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增加土壤供肥的缓冲力。有机肥料的肥效较慢,因此,要与速效性无机肥料配合使用, 以满足果树各生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
氮磷钾的配合比例, 应根据树种品种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营养的不同要求。根据中国各地的试验,和长期经验的积累, 不同树种适宜的肥料配比按氮:磷:钾计算, 大致如下: 苹果幼树1:2:1, 结果树2:1:2; 梨为1:1:1; 桃、李在壤土地为1:2:1, 沙土地为1:1:1; 樱桃为1:2:2,或1:1.1; 薄壳山核桃为1:1:1;葡萄为1:1:1; 温州蜜柑幼树4:1:2, 成龄树5:3:4。
肥料种类 果树肥料可分为有机、无机两大类。中国果园的有机肥以农家肥为主, 如厩肥、圈肥、堆肥、人粪尿等。近年来辅以绿肥、秸秆、山间杂草等。常用的单一化肥品种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 过磷酸钙、磷矿粉, 硫酸钾、氯化钾等; 复合肥料有磷酸二铵、钙镁磷肥、硝磷钾肥等。此外, 碳酸氢铵、氯化铵等,对果树品质有时有不良影响, 宜慎用; 石灰氮、氨水等一般不宜在果树上应用。
肥料施用量 根据中国全国果树化肥试验网多点的试验结果, 对乔化砧苹果幼树氮肥一般年施肥量为每株施氮100~250克;生长结果期每株250~500克;结果生长期每株500~1000克;盛果期为1000~1500克。其他果树的施肥量要根据树龄和土壤管理水平确定。生产中, 凡氮素营养水平较高的, 产量可能较高, 而果实品质往往较差; 反之氮素营养水平低时, 产量较低, 而品质较好(见营养诊断)。由于元素可在土壤中被固定, 与土壤胶体结合或淋洗等原因, 一般施氮的利用率为用量的50%, 磷肥为30%, 钾肥则为40%左右, 在确定施肥量时, 要注意相应加量。
施肥时期 原则上,应根据果树年周期中需肥的规律,掌握其对某种元素最需要的关键时期提前施入;根据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变化, 生长初期土壤中氮、钾消耗快, 雨季中由于淋洗损失也容易, 亏缺应及时补充; 根据肥料的性质, 有机肥、颗粒肥、复合肥料等肥效慢而长, 宜早施(秋施), 化学肥料,由于易挥发、淋洗或被土壤固定, 如碳酸氢铵、氯化钾、过磷酸钙等, 应在果树需要之前追肥。
此外, 根据肥料种类和效应, 果树施肥可分为基肥与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宜秋季早施为好, 可令其在土壤中逐渐分解, 为果树不断提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通常在采果后施入。也可结合秋冬或雨季深翻改土时施入。秋施有利当年断根的愈合与吸收,落叶前施肥, 还可增加果树的贮藏营养; 追肥一般在生长季节使用, 以速效肥料为主。施肥时间可参考各种果树的需肥规律。但追施氮肥次数不宜过多, 一年中以2~3次为宜。一次在果树的生长初期; 一次结合基肥秋施; 另一次则视施肥目的而定。如为增加花芽,宜在花芽分化前追肥(图1)。

图1 苹果新生器官中氮素总量的变化


磷、钾肥既可作基肥, 与有机肥料拌在一起, 在秋施肥时施用, 也可作追肥, 在早春萌动前施用, 或生育后期作为根外追肥。这些时期施用磷、钾肥, 既有利于根系和新梢的生长, 也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实品质(图2)。
施肥方法 上壤施肥应根据各种果树根系分布的深广度, 以及施用元素在土壤中淋溶难易, 移动快慢等条件, 把肥料施送到根系集中分布较深和稍远的地方, 以诱导根系向深广伸展。因此, 作为基肥施用的有机肥料, 一般采用沟施, 即在树冠外围的地方, 挖井字形或半圆形深沟, 沟宽30~40厘米, 深及根系集中分布层以下,长度依肥料多少而异。肥料施入沟后,先与沟底土壤掺匀, 然后覆土。幼树期应逐年把施肥沟外移、加深; 大树园内根系、交叉满布, 可采用全园撒施, 然后深耕翻, 将有机肥翻埋在深处。也可在每一行间开贯穿全园的深沟, 沟上宽60~100厘米,下宽80~150厘米, 深60~80厘米呈梯形, 结合基肥,进行深翻改土, 株间可隔年轮换进行。
113

图2 苹果不同器官吸收磷的强度


氮素化肥易溶于水, 可以浅施,避免流失; 磷、钾化肥在土壤中移动较慢, 尤其是磷肥, 应施于根系集中分布层次, 而且最好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以利吸收利用。
氮、磷、钾肥最好配合施用, 比单施时可以发挥更大的肥效。增氮时增施磷、钾, 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和抵抗贮藏期病害的能力; 秋施还可增强枝条中淀粉和糖的含量, 提高抗寒力。
施用时, 还须注意肥料的特性。石灰氮、碳酸氢铵不宜在果树上直接施用;氨水深施后要立即覆土;在盐碱土上则慎用氯化铵或氯化钾。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