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林述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林述庆1881—1913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同盟会员。近代民主革命者。1911年武昌起义后,于11月7日率领新军在京岘山起义,光复镇江,成立军政府,任都督、镇军司令。后曾任北伐临淮总司令,9月被袁世凯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任总统府军事顾问等职。著有《江左用兵记》、《林松亭遗诗》等。
字:松亭、颂亭

林述庆1881—1913

近代民主革命者。字颂亭、松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因家贫入营当兵,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选入福建武备学堂,加入革命团体福建学生会。1906年在江宁(今南京)任十七协三十三标三营管带,旋调任三十四标二营管带,与三十三标标统、革命党人赵声相结交。同年,曾密谋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宣统元年(1909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11月7日率军在京岘山起义,光复镇江,成立军政府,被推为都督。11月26日, 自任镇军司令,参加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之役,挥师首先从太平门入城,进驻两江督署,以临时江宁都督名义安民。不久因与浙军不合,去都督名号(由程德全继任),任北伐临淮司令,专意北伐。又因陈其美等不与合作,1912年1月通电下野。袁世凯窃国后,加意笼络,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任为总统府军事顾问,并被推为各团体联合国防会副会长,又任国民党名誉理事。次年2月,参加发起国事维持会。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后,他极为愤慨,常当众拍案鸣不平,表示要回南方号召旧部反袁复仇,遭袁党之忌。1913年4月10日,他在参加袁世凯心腹梁士诒的独宴后,七窍流血,越数日身死。著有《江左用兵记》,另有《林松亭遗诗》行世。

林述庆

林述庆君逝世记
林颂亭先生传略
 国民杂志1913年2期
国民月刊1913年1卷2期
纪念国庆忆规复南京的林述庆
记开国儒将林述庆
林述庆(1881—1913)
芝厂
李伟
关国煊
*畅流1966年34卷4期
*艺文志1967年25卷
*传记文学1979年34卷6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3册第98页
我所知道的林述庆
林述庆
吴艺五
王学庄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第175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4辑第
46页,民国人物传第1卷第89页

光复江宁的名将林述庆
祭林颂亭先生文
梁乙真
叶楚伧
民族英雄百人传第263页
南社(南社编)1914年第12集文录第53
闽县林述庆事略
林烈士述庆传
郑贞文闽贤事略初稿第191页
福建三烈士传第1页,革命人物志第2集
第420页

林述庆

林述庆和《江左用兵记》
林述庆(1881—1913)
萨 韶
戴学稷
福建日报1961年10月11日
近现代福州名人第266页

林述庆1881~1913

近代民主革命家,军事将领。字颂亭,又作松亭。福建闽县人。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联络各营军官,秘密准备起义。11月7日,他率新军在京岘山起义,攻克镇江,成立军政府,任都督。还派人说服被阻截在镇江江面的清军舰队起义,得到海军官兵的响应,全体投向革命。11月26日,江、浙、沪革命军会攻江宁,他自任镇军司令。12月1日,指挥镇军会同浙、沪军发起猛攻,次日攻入城内,驻进两江督署。后率镇军撤出江宁,开赴浦口、临淮关一线,就任北伐临淮总司令。后因得罪陈其美等,得不到军费和军火。1912年1月8日,被迫下野,回乡闲居。1912年9月,被袁世凯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0月到北京,被推为各团体联合国防会副会长,袁世凯任其为总统府军事顾问,国民党也推他为名誉理事。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刺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他非常气愤,当众表示要回南方号召旧部反袁复仇,而为袁世凯所痛恨。4月10日,袁世凯指使心腹、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在宴席上下毒药。他回家后七窍流血,至16日死亡。

林述庆1881—1913

近代民主革命家。字颂亭,又作松亭。福建闽县人。父务农。因家贫入营当兵。1902年被选进福建武备学堂,加入革命团体福建学生会。毕业后,充长门练营督操官、常备军帮带。1906年春,到江宁(今南京)投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部,任第十七协三十三标三营管带,参加赵声组织的秘密革命活动。同年冬,调任第三十四标二营管带,奉命开赴江西镇压萍浏醴起义,他与赵声等密谋率部响应起义,未成。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联络各营军官,秘密准备起义。11月7日,他率新军在京岘山起义,攻克镇江,成立军政府,任都督。还派人说服被阻截在镇江江面的清军舰队起义,得到海军官兵的响应,全体投向革命。11月26日,江、浙、沪革命军会攻江宁,他自任镇军司令。12月1日,指挥镇军会同浙、沪军发起猛攻,次日攻入城内,占领银行、电报局,驻进两江督署,以临时江宁都督名义安民。结果,浙军方面认为他独霸成果,和镇军发生武装冲突。他随即通电,宣布取消镇江都督名义,率镇军撤出江宁,开赴浦口、临淮关一线,就任北伐临淮总司令。后因得罪陈其美等,得不到军费和军火,以致部队不肯开拔,迫不得已赶到扬州求援,又遭冷遇;又到南京、镇江求援,也无所得。1912年1月8日, 被迫下野,回乡闲居。1912年9月,被袁世凯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0月到北京,被推为各团体联合国防会副会长。袁世凯任他为总统府军事顾问,国民党也推他为名誉理事。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刺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他非常气愤,当众表示要回南方号召旧部反袁复仇,因而为袁世凯所痛恨。4月10日,袁世凯指使心腹、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在宴席上下毒药。他回家后病发,满身浓疱,七窍流血,至16日死亡。

林述庆1881—1913

字颂亭,又作松亭。近代福建闽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进福建武备学堂学习。三十二年到南京任新军管带,奉命镇压萍、浏、醴起义,他与赵声密谋响应起义,未成。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率新军在岘凉山举事,攻克镇江,自任军政府都督,并派人策反在镇江的清军舰队投向革命。江、浙、沪革命军会攻江宁时,他自任镇军司令,后任北伐临淮总司令,反对与袁世凯议和。1912年1月被迫下野。同年9月袁世凯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任总统府军事顾问、各团体联合国防会副会长、国民党名誉理事。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他当众表示要召集旧部复仇。4月,被袁世凯指使心腹毒杀。

林述庆

林述庆

字颂亭、松亭,福建闽侯人,1881年生。1903年入福建武备学堂。毕业后授常备军帮带。1906年在南京加入新军,任管带,密谋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成。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11月领导江苏镇江京岘山起义,成立军政府,任都督。后又任镇军司令,率军协助攻克南京城。1912年9月袁世凯推为北伐临淮总司令,反对与袁世凯议和。中华民国成立后,被迫下野。后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0月任总统府军事顾问。当时还任中国国民党名誉理事、各团体联合国防会副会长。1913年参与发起国事维持会。宋教仁遇刺后,主张反击袁世凯。同年4月16日被毒杀。著有 《江左用兵记》,另有 《林松亭遗诗》。

☚ 林苑文   林枝卿 ☛
000043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