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林海雪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

长篇小说。曲波著。作家出版社1957年出版。作品描写解放战争初期,东北人民解放军组织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歼灭国民党残匪的惊险故事。全书由奇袭奶头山,消灭许大马棒;智取威虎山,消灭座山雕;消灭马希山、侯殿坤股匪三组故事组成。作者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小分队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塑造了杨子荣、少剑波等人民解放军英雄形象;同时也成功地描绘了国民党残匪的百丑图,为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典型。情节紧张惊险,极富传奇性。作品因具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而深受群众欢迎。

☚ 在茫茫的草原上   红旗谱 ☛
原野

原野

坡 圹(圹野;圹埌) 郊原 畴阜原畴
山岭原野:山野(~小尼) 陵薮
平川,原野:
四方的原野:四野
边关原野:关原
土色黄褐的原野:黄原
秋日的原野:秋原 霜野
雨后晴朗的原野:霁野
绿色的原野:绿野 碧原
草长得很茂盛的原野:莽原
芳草丰茂的原野:芳甸
草木丛生的荒野:草莽
低湿的原野:隰垌
酷热的原野:烈野
寒冷的原野:寒野
复盖着雪的原野:雪野 雪原(林海~)
秀美的原野:秀野
美丽富饶的原野:凤野
平坦无险阻的原野:平原易野
广阔的原野:四野
旷远的原野:迥野
空旷的原野:野(野甸;野场;野旷;旷野;疏野)
离城较远的原野:远野
荒郊,远野:坰外 坰野
崎岖不平的原野:险野
凄凉的原野:寒野
荒凉的原野:荒(荒原;荒野;荒漠) 草枯原
昏暗的原野:暗野 暗野
烟雾笼罩着的原野:雾野
(平原旷野:原野)

另见:平坦 野外

☚ 野外   广大的原野 ☛

林海雪原

长篇小说。曲波著。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以作者1946年冬,率领一支剿匪小分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经过半年的艰苦战斗,终于歼灭了这股顽匪的亲身经历写成。牡丹江一带的土匪、杀人魔鬼许大马棒,受国民党专员侯殿坤的重用,被委任为 “中央先遣挺进军滨绥图佳保安第三旅旅长”。解放军主力部队到牡丹江后,许大马棒的队伍被消灭得只剩下二百余人,窜到老爷岭的密林里,时常出没于杉岚镇,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为彻底歼灭这股顽匪,我军派203首长少剑波率领由36人组成的小分队,进山剿匪。小分队在老爷岭的心脏地带搜寻,侦察排长杨子荣根据一只破胶鞋的线索,捉到了伪装成小炉匠的土匪栾平,初步摸清了许大马棒的巢穴在奶头山,小分队在当地蘑菇老人指引下进山,直捣匪巢,生擒许家恶魔。小分队休整了32天,又冒着弥天大雪追匪,在河神庙捉到了座山雕的副官一撮毛和栾平的老婆,从一撮毛身上得到了许大马棒的 “先遣图”,又审讯出座山雕的巢穴——威虎山的阵势。最后由杨子荣化装成许大马棒的副官胡彪,打进匪穴,凭着他熟练地掌握的土匪黑话,机智、勇敢地于匪徒周旋,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利用大年三十的百鸡宴,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这股顽匪。尔后,小分队又乘胜追击,消灭了特务头子侯殿坤、惯匪马希山一伙,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取得了彻底胜利。小说以新颖的题材,传奇的色彩和具有民族风格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出色地描绘了我军侦察员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在“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的斗争中”,“压过了敌人,战胜了敌人,直至将匪徒消灭” 的斗争全过程。成功地刻画了满腹智谋,浑身是胆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光辉形象。作品结构严谨、故事完整、惊险曲折,扣人心弦,同时结合着战斗生活的主线,穿插了很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富有艺术魅力。发表后多次再版,并译成外文和改编成戏剧、电影,获得了文艺界的好评。

林海雪原

长篇小说。作家曲波著。1957年出版。小说描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东北地区林海雪原剿灭国民党匪徒的战斗生活。题材独特新颖,情节曲折惊险,塑造了人民战士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群像。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

长篇小说。曲波著。以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的茫茫雪原和深山林海为背景,叙述一支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剿除国民党残匪的斗争故事。这支由三十几人组成的小分队依靠群众帮助,充分发挥战斗集体的作用,通过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火烧大锅盔等一系列惊险激烈的战斗,终于全歼数十倍于己的残匪。小说歌颂了人民军队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成功塑造了有智慧、有胆略的侦察英雄杨子荣、参谋长少剑波,以及刘勋苍、栾超家、孙达德、高波等战斗英雄的感人形象。全书民族风格鲜明,传奇色彩浓厚,运用大故事套小故事,寓必然性于偶然性等情节结构手法,造成了整部作品千变万化、波澜起伏、曲折动人的艺术效果。1957年问世后,成为畅销书。

☚ 六十年的变迁   百炼成钢 ☛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

长篇小说。曲波著,于1957年出版。小说通过一支解放军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剿灭几股国民党残部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战场上的一个侧面,表现了人民军队大智大勇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同时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必然覆灭的命运。作品主要描写了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和火烧大锅盔三个故事。故事有头有尾,分章分节叙述,章节之间环环相扣,波澜起伏,引人人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当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曲波,当代著名作家。黄县(今龙口市)人。1923年生,16岁参加八路军,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入胶东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任胶东军区《前线报》记者。是年冬,调作战部队,任大队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50年重伤转业,历任机车车辆厂党委书记兼第一副厂长、设计分局副局长、设计院副院长、铁道部工业总局副局长等职。抗战时期开始文学创作,有剧本《麦收之后》、《排难除害》,建国后,一直坚持业余创作,除代表作《林海雪原》外,还有《山呼海啸》、《桥隆飙》等。

☚ 画廊集   杼轴献功说 ☛

《林海雪原》lin hai xue yuan

Sea of Forest and Fields of Snow→曲波(Qu Bo)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