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基路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林基路1916—1943广东台山人 林基路
林基路
林基路1916——1943原名爲梁,廣東台山人,1916年生。1922年入家塾。1926年入台山達人小學。1928年夏,入任遠中學,並任校刊《駱駝》主編。1931年夏畢業,入廣州中山大學附中高中部。1932年赴上海,入暨南大學附中,未幾又轉入南方中學。1933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及中國反帝大同盟。旋又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工作者聯盟; 同年夏,與同學在台山成立台山劇社;秋,入大夏大學文學系學習。1934年春,赴日本留學,入明治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與林焕平,歐陽凡海等先後發起創辦《東流》雜誌、《雜文》月刊、《詩歌》雜誌。其後又與張水華等組織中華留日劇人協會,出版《文藝科學》雜誌。1935年夏回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 9月成立中共東京支部,任書記。1937年春,發起成立中國留日學生聯合會; 6月返國,回上海加入中華青年抗敵救亡團; 10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第十二班學習,擔任班長和中共黨支部委員。1938年初,被派赴新疆,改名爲基路; 4月任新疆學院教務長。1939年1月,被盛世才調往阿克蘇任教育局局長; 6月任庫車縣縣長。1941年回迪化; 未幾調任烏什縣縣長。1942年夏,回迪化; 9月被盛世才逮捕。1943年9月與陳潭秋、毛澤民等被殺害,年27歲。獄中著有《囚徒歌》、《思夫典》。 林基路1916—1943原名林为梁。广东台山人。中共党员。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派到新疆工作。任新疆学院教务长、阿克苏教育局长,为教育、水利等事业作出杰出贡献。1942年9月遭软禁,次年2月投入监狱,在狱中坚贞不屈,被秘密杀害。建国后,遗骨移葬于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狱中所吟《囚徒歌》被辑入《革命烈士诗抄》。 林基路1915—1943广东台山人。原名为梁。早年在广州、上海求学,从事学生运动和革命文学、戏剧等活动。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赴东京明治大学学习。1935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东京支部书记。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翌年赴新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任新疆学院教务长, 制定“团结、紧张、质朴、活泼”校训,整顿学校。为军阀盛世才所忌,1939年奉调南疆,先后任阿克苏行政区教育局长、库车和乌苏县长等职。1942年9月被盛世才逮捕,次年9月英勇牺牲。遗著有《囚徒歌》等。 林基路 林基路公元1915—1943革命烈士。原名为梁,广东台山人。曾留学日本,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38年由党中央派至新疆,曾任新疆学院教务长。1939年调往南疆,先后任库车县长、乌什县长。1942年被盛世才逮捕入狱,在狱中写有《囚徒歌》,正气浩然。次年被杀害,遗体迁葬于乌鲁木齐市燕儿窝烈士陵园。 ☚ 毛泽民 乔国桢 ☛ 林基路1916—1943原名为梁,广东台山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日本留学时,曾领导中国留学生爱国运动。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38年由党派到新疆工作,曾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库车县县长等职。1942年9月被军阀盛世才逮捕。次年9月英勇牺牲。狱中著有《囚徒歌》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