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法篆书五言诗轴
清。纸本。纵122.9厘米,横33.9厘米。江苏省扬州博物馆藏。杨法(清康熙三十五年—乾隆十五年后,即公元1696—1750年后),字已军,号白云帝子。江苏江宁(南京)人,寓居扬州。擅长花卉,风格清逸,极有韵致,类似新罗山人,与“扬州八怪”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亦曾被列入“扬州八怪”的行列。精刻印,所书篆、隶、行、草书奇古苍劲,独创一格。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作《隶书古诗十九首册》。其书名大于画名,所作绘画,流传极少。清震钧《国朝书人辑略》云:“工篆籀,黄园中‘柳下风来相间月上’八字,是所书也。”近人马宗霍《霋岳楼笔谈》云:“狂草恣逸,殆不可识,殊无笔法。”此书五言诗将秦篆汉隶融为一体,结字匀称端庄典雅,行气流畅,有凝重浑劲之气,用笔轻重疾徐有致,线条粗细任意自然,有浓厚的画意,是杨法书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