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溃疡病botryosphaeria canker of poplar杨树枝干的一种真菌病害。北京、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江苏、安徽等省市均有发生。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腔菌纲,格孢腔菌目,葡萄座腔菌属,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ribis (Tode)Gloss.et Dogg〕。主要为害杨树的主干和主枝。一般在皮孔外形成水泡状溃疡斑,后水泡破裂,流出淡褐色液体,病斑干缩下陷,其上产生黑色针头状的小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粗皮树种不成水泡状,仅见褐色斑。春旱、春寒、风砂多时发病重。苗木假植时间长,土壤返碱、板结,且易积水发病也重。栽培上宜注意适地适树;从起苗到定植尽量减少伤根和碰伤树干,栽植后加强抚育管理;选用抗病树种,白杨派和黑杨派树种较为抗病;发病期使用药剂涂干防治。 杨树溃疡病即“杨树腐烂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