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柳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柳青杨柳青(1906— ) 陈予欢编著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889页 杨柳青 杨柳青汉族地名传说。流传于天津杨柳青一带。相传杨柳青原名古柳口。有年乾隆帝下江南,从运河乘船路过此处,忽见一个俊俏朴素的农家少女在河边洗衣裳。乾隆看的发呆,刘罗锅子用“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大”的话题,影射乾隆迷上了农家女。乾隆急忙掩饰说自己看的是岸上的杨柳,并反问此处是什么村庄。足智多谋的刘罗锅子顺着皇帝的话回答:“此处是杨柳青!”乾隆点头说:“对,是杨柳青!”因为乾隆这句话,古柳口就改称杨柳青。“杨柳青出美女”的舆论也从此传遍了天下。 ☚ 天津城也叫算盘城 青龙潭的传说 ☛ 杨柳青 杨柳青民间曲调名。自清末流行至今。五句二十八字,第一、二句每句七字,并可适当增减。第三句为“杨呀杨柳青”或“杨柳叶子青儿来”一类衬句。下有夹白,一般为三字四句或七字两句,可以问答。第四句必须唱“哎哟哟”。结句通常是七字。现在有些戏曲剧种、曲艺曲种收为曲牌。 ☚ 泗州调 马灯调 ☛ 杨柳青 杨柳青民间曲调名。清末开始流行。原为扬州一带的时调,后流行于长江南北。字数句式有一定规则。通常为五句二十八字。首一、二句为七字句,可略加衬字。第三句规定须唱“杨,杨柳青呀”,是为曲名之来历与本曲调之特征。接着是夹白,一般为七字两句或三字四句,可作问答体。第四句规定唱“哎哎哟”。末尾通常为七字句。〔杨柳青〕曲调顺口易记,甚为妇幼及底层人民喜爱。题材内容广泛,生活气息浓厚,特别是夹白部分语言幽默滑稽。解放后亦出现过歌颂新生活的内容。 ☚ 无锡景 马灯调 ☛ 杨柳青 杨柳青民间曲调名。共五句。第一二句一般为七字,唱词可随意填写;第三句则必须唱“杨,杨柳青”;第四句则必须唱“哎哎哟”;第五句为七字。第三四句间有夹白。演唱时可用问答形式,曲调活泼。 ☚ 好来宝 杨家将的传说 ☛ 杨柳青 杨柳青江苏民歌。也流行江南各地。音乐流畅、活泼,为加衬扩充的二句体乐段。通常流传两种不同的旋律:其一较为简练,加衬后重复句尾最后3字歌词,为五声徵调,长9小节;其二较为华丽,以细密的衬词扩充至23小节,为五声宫调。两首民歌都采用“杨柳青”的衬词,因而得名。 ☚ 猜调 丢丢铜 ☛ 杨柳青杨柳青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它前临运河,北依大清河、子牙河,物产丰富,宛若北国江南,素有“北方小苏杭”之称。现有居民7万多,是汉、回、蒙、满、白、侗、朝鲜、锡伯等多民族居住的城镇。杨柳青以出版丰富多彩的木版年画驰名中外,自明祟祯年间开始绘制年画,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杨柳青被誉为“家家能点染,户户会丹青”的北方著名艺术之乡。杨柳青的孙记酥糖,做工精细,选料考究,特点是“一口酥”,产品远销深圳、新疆、东北等地。杨柳青有寺庙45座,明代的文昌阁、清代的于公塔至今仍熠熠生辉。“天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于1982年修复,位于镇药王庙东大街,是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